第22章(第3/7页)

霍善又问:“牵着马的人就是马奴吗?他们平时负责养马吗?”

刘彻点头:“对,你等会也挑一个回去。”

这些马奴很多都是俘虏来的草原人,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养马本领十分了得。

宫中既然有了最好的马,自然也要由最擅长养马的人来喂养。

霍善得了刘彻的准话,便开始连人带马地看过去。

很快地,霍善注意到其中一个牵马的少年。

对方约莫十六七岁,身量却已经极为高大。哪怕他恭谨地低着头牵马而过,也掩盖不了他身上那股特别的气势。

霍善已经看过二三十头马、二三十个马奴了,第一次生出种“就是这个人”的感觉来。他再看那人牵着的马,养得可真是膘肥体壮,瞧着神骏无比。

霍善目光灼灼地指着那马奴问刘彻:“可以让他给我养马吗?”

刘彻顺着霍善指着的方向看去,也是愣了一下,因为这养马的少年郎长得着实不错,身量高大,态度恭谨,即便低着头看不清他长什么模样,从那乌黑浓密的头发以及依稀可见的侧颜也能看出那是个相当俊朗的小孩。

若非霍善先开口要了,他都觉得这孩子挺不错,兴许能要到御前来伺候。

既然霍善相中了,刘彻倒也不会和个小孩儿抢人。

他命人去把那马奴带上前来。

对方本专心致意地牵着马,得知刘彻相召后把脑袋垂得更低,毕恭毕敬地来到阶前行礼。

根本不敢直视天颜。

刘彻问起对方姓名。

那少年道出个草原人名字。

旁边伺候的宦官给刘彻提醒道:“此奴乃是休屠王之子。”

元狩二年休屠王本来准备跟着浑邪王降汉,结果事到临头突然反悔,浑邪王索性把他给杀了,自己带着部属来投奔大汉。刘彻给浑邪王封了侯,而将临时反复的休屠王妻儿没为官奴。

这少年准确点来说应当是休屠王太子。

当初若不是浑邪王被卫青、霍去病打得损失惨遭,害怕被单于严惩,极力游说休屠王一起降汉,他日后应当也能成为匈奴中说得上话的人物。

按照匈奴的权力结构,最高领导者是单于,单于之下便是诸王。

细算起来,这位休屠王太子沦为马奴和霍去病脱不了关系。

刘彻见少年态度恭谨,又得知其母与弟弟俱为官奴,便给少年赐了个汉姓汉名,叫金日磾,命他以后跟着霍善当个侯国庶子。

庶子也是家臣之一,仅次于家丞,负责掌管侯府仆从。有了姓名,有了家臣之职,他便不再是官奴了。

只要金日磾在霍善身边办事足够用心,将来也不是不能让他把母亲和弟弟接去奉养。

听到刘彻给了这样的恩典,金日磾忙叩头谢恩。

草原部族本来就讲究强者为王,打仗打输了的为奴为婢非常正常,金日磾心中并没有多少怨恨。

真要恨的话,他又能恨谁?恨刘彻?恨卫青和霍去病?还是恨杀死他父亲的浑邪王?

这些人没一个是他能够报复得了的。

金日磾只想抓紧这个机会,争取早点让母亲和年幼的弟弟能过上好日子。

霍善在旁边听了一耳朵匈奴往事,看向金日磾的目光更亮了。

金日磾知道自己以后要跟着霍善,起身后便毕恭毕敬地立到霍善身后。

霍去病看了眼金日磾,没说什么。

霍善倒是有老多话想跟金日磾说。

“刚才你牵着的那匹马是你养的吗?”

霍善追问。

金日磾道:“对的。”

霍善道:“你养得可真好哇!”

金日磾谦恭回道:“草原上多得是这样的马,算不得什么。”

霍善问:“草原是不是很大很大?”

金日磾点头。

霍善道:“我也想去看看!”

金日磾沉默。

中原人去草原的话,一般是去打仗的。就像草原人南下中原,那必然是来烧杀抢掠无疑。

霍善想不到那么多,他觉得自己现在拥有一个特别懂马且特别会养马的专业人才,所以麻溜把自己对三匹马的要求讲给金日磾听,让金日磾这个马背上长大的人帮自己选马。

自己不会挑不要紧,让会挑的人代劳就好!

霍善没忘记自己的表叔,转头和太子刘据说道:“我看得眼花缭乱也不知挑什么好,准备让金日磾帮我挑。太子叔你要不要也把你的要求讲一讲,叫他一并帮你挑好!”

太子刘据从没听人喊过自己“太子叔”,总感觉怪怪的。可刘彻他们都没有纠正,他也就接受了这个称呼,点着头告诉霍善自己想要什么花色以及什么脾性的马。

霍善把四匹马的要求一并说给金日磾听。

金日磾等几十匹马都在御前过了一圈,才过去按着霍善两人的要求挑出他们想要的四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