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太孙殿下和陛下太像了!(第3/3页)

稽粥闻声,眼中闪过一丝惊恐。

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匈奴人的宿命就是在战争中荣耀的死去。

这是一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话。

在秋高气爽的时候,在水草最丰盛的时节,在牛羊最肥美的时候,匈奴人将会带着荣耀死去。

下至奴隶,上至贵族,匈奴人,少有善终。

因为要频繁的作战,要么被吞并,要么吞并他人,他们需要一个最强大的头领。

所以冒顿杀死了他的爷爷头曼,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在草原上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这里容不下礼义廉耻,或者说,一句唾骂,已经是极限了。

匈奴人的部落,唯有一直强盛,才能够得以求活。

所以头曼在年轻的时候不断吞并才得以成为单于,在他年老的时候,既打不过东胡,又不敢攻打月氏,入侵秦国却屡屡受挫,所以他的死是一种必然。

甚至稽粥,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他甚至觉得这是宿命,不仅仅是他爷爷头曼的,也会是他的父亲冒顿的,甚至是自己的。

当他们不再强大,不能够带领族人获得胜利的时候,就会被抛弃。

可是,在赵泗开口之后,稽粥意识到了什么。

真相,其实很简单……

就是从来不会出现在他眼中的底层人。

不吞并,他们活不过这个冬天。

而作为部族的统治者,他们可以压榨,却不可以无故屠杀和驱赶自己的族人。

所以,要么让他们再战争中死去,哪怕是失败,人少了,就可以度过这个冬天了。

要么,就是获得胜利,获得大量的战利品。

一次又一次的战争背后,只是底层人为了生命的延续罢了。

“所以孤其实并不敌视匈奴人……从处境上来看,匈奴的底层人和大秦的黔首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活着的可怜人罢了。”赵泗嗤笑了一声。

“有甚么区别呢?往前数,匈奴人曾经也在中原生活过,甚至于蛮夷戎狄,大部分都是三皇五帝苗裔……匈奴人之所以是匈奴人不是因为他们生来是匈奴人,而是因为他们生在匈奴。”赵泗拍了拍稽粥的肩膀。

“匈奴没有中原富饶的土地,生活在这里他们必须要拿起手里的刀剑。”稽粥攥紧拳头。

“你想错了,我想告诉你的并不是大秦和匈奴终有一战。”赵泗摇了摇头。

“孤代表不了天下人,而你,同样代表不了匈奴人。”

“杀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就算将匈奴的苗裔断绝,这片土地依旧如此贫瘠,总会有活不下去的可怜虫重新来到这片土地,然后再建立起一个新的部族,当然,或许那个时候他们不叫匈奴了……但是总会如此,这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中原,和游牧民族的爱恨情仇,可以说绵延几千年。

直到马克沁机枪出现以后,他们才变得能歌善舞。

但实际上这句话是错的……倘若活不下去,一万把马克沁机枪也阻止不了他们赴死。

实际上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

赵泗拍了拍稽粥的肩膀。

“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