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赵泗是唯一的选择(第3/3页)

“陛下之所以使父子生隙,也正因如此。”

“就算长公子广封诸侯,至多也就一二十年光阴罢了,大秦威势仍在,只要主公不和诸侯亲近,收回封地,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张苍开口说道。

陈平萧何闻声皆皱眉。

张苍说的太远了,如果是普通人会觉得张苍是杞人忧天。

但此三人皆是智者,因此并不觉得张苍杞人忧天胡说八道,反而暗自思量日后局面真是如此,他们应该如何应对。

“所以,陛下看重一个先后,平定治理赵国,亦是重中之重。”

“可是如果仅凭赵地的郡兵,就算想要平定叛乱,也不是旦夕的事情。”萧何闻声摇了摇头。

郡兵的战斗力也就那样了,更不用说地方叛乱还有贵胄暗中支持。

而贵胄在官府和地方军队都有自己的人手,光是整理地方军政都会颇为麻烦,哪能光速平定赵国叛乱?

还赶在韩信归国之前?

那岂不是就两三个月的时间?

“所以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大肆宣扬主公的血脉和声势,让赵人心安,麻痹他们,另一方面,却是要借助一些盘外招了。”张苍摇头失笑。

“盘外招?”陈平诧异的看向张苍。

“太尉督管平叛事物,纵览大秦军事,而上将军王贲刚刚平定燕国的叛乱,大军还在弹压地方,只要上将军愿意借兵,赵国叛乱弹指可灭。”张苍笑着说道。

“大军外调需要请动虎符吧?”萧何皱了皱眉头。

“太尉以风烛残年督天下军事,行事是可以百无禁忌的。”张苍开口说道?

“可是我听说太尉自伐楚以后就不再干涉朝政,就算有什么向他请教他也不会开口,也正因为如此,四大名将,唯太尉至今不衰,以太尉行事秉性,真的会不过问陛下,不经过朝堂就私自发兵么?”萧何开口问道。

“倘若连这样的事情还要过问陛下,那陛下何故在朝堂上说如何平乱,悉决于太尉?”张苍摇头失笑。

“况且平定赵地,对陛下来说,无非是下一道圣旨督促王贲尽快出兵罢了,之所以迟迟不下旨,王贲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得到王令离开燕国之地,难道是因为陛下不在乎赵地么?”

陈平萧何对视一眼,皆心有所感。

哦,这是要把王家绑定到主公身上。

当然,这个选择要王翦亲自去做。

如果王翦不愿意,他固然可以装瞎子,只管通过朝堂请示始皇帝,得到答复以后再调兵。

还是那句话,毕竟是大秦唯一的彻侯,风烛残年,始皇帝不会为难王翦。

就算王翦不愿意,始皇帝也不会强迫。

但是……

王翦以后呢?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