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愁聚眉峰尽日颦(第2/3页)

谢丕一眼望去,桑林如绸,其中有鸡鸭等禽类,在林间自由穿梭,一旁还有一处小池,其中隐隐有鳞光。

一旁的护卫一脸茫然:“这是在干嘛,没见过还有这样的。”

谢丕沉吟片刻:“八成是新的耕养之法。”

谢云道:“正是,这是桑叶养蚕、蚕粪养鱼、桑园养禽、禽治虫草、禽粪肥桑。新来的劝农参政徐赞,到底还是做了些创作。这些新玩意儿,被大力推广。”

谢丕见状既感慨又叹息,朝廷素来重视农桑,多年来鼓励各地官僚和士绅,与民休养生息。可直到李越将农事与奖惩课考挂钩,才使得上下官员真正开始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农事上。

而对这些士绅豪族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劳力来投入织场。前些年的刘六刘七起义早就敲响了警钟,强压百姓饿着肚子干活是不成的,也不能给他们发那么多的工钱。到了最后,大家只能另辟蹊径,干脆进一步发展技术,让佃农不必都被束缚在土地上。这才有今日,新作物,新农技满江南的盛况。

谢云叹道:“堂兄,你觉得让这些庶民吃土豆是遭罪,他们可不这么以为。咱们家里的这些人,又不肯吃这些贱民之物,这些土豆反而能留在庶民家中,让他们填饱肚子。一家人的食物有了保障,还能靠在丝场做工赚点钱,这些无知愚民自是觉得如今的日子比过去要好得多!”

谢丕心中一震,他对自己的随从耳语几句。他的人即刻上前去敲门。谢云一惊,他道:“堂兄,你这是做什么?这可不能暴露身份……”

里间的人闻讯已然赶了出来,询问来者何人。随从大声道:“我是京中来的丝绸商人,想来借宿一宿,向老丈打听这里的情况……”

桑园中人登时变得十分警惕,他们嚷道:“我们不借宿!不借宿!你们快走吧!快走!”

这吆喝声又急又烈,听到外面的人都是一惊。谢云忙推谢丕:“快别问了,这不是我们家的产业,待会儿他们就会报上去,到时候连咱们的行踪都藏不住!”

谢丕深深地看着他一眼,两兄弟这才急急离开,饶是如此,走到半路,也有追兵赶了上来,他们还费了一番周折才得已脱身。

回到谢丕的藏身之地后,谢云低着头一言不发。谢丕则来回踱步,半晌方道:“这会儿终于知道怕了?”

谢云嘟囔道:“谁也没想到,事情会到这个地步啊。”

谢丕冷笑一声:“没想到?这不是你们心心念念,苦苦经营而来的吗?与蛮夷通商,弄来金银和火器;与官员合谋,昧下朝廷的军费和农技;如今还煽动百姓,让他们敌视中央、敌视朝廷。接下来,是不是就要起兵作乱了!”

谢云仿佛被谁打了一拳,他慌忙解释道:“不是的,没有这回事……我们、我们从头到尾只是想牟利而已,绝无反叛之心啊。”

谢丕冷冷道:“你觉得这话,皇上会信吗?江南素有天下粮仓之称,你觉得皇上会放心将他的粮仓,放在你们这群居心叵测之人手中吗?”

谢云的嘴唇颤动,他道:“这才是弟弟所害怕的,如今陷得……实在太深了。”

没人想和皇权一决雌雄,谁都知道鸡蛋碰石头是个什么下场,可现在却在不知不觉中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况。

谢丕揪住他的衣襟:“那你们就该及时收手。云弟,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迟早都是要出仕的,总不想就为操持商贾之业,毁掉自己的前途吧。”

谢云的眼圈发红:“堂兄,我们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如今不是我们想退就能退的啊。”

他道:“这就像水桶里的螃蟹一样,大家都知道再停留下去,都是一个死,可谁要是敢爬出去,其他人就会使劲把他拖回来。佛朗机人不会放过我们,其他家族不会放过我们,就连和我们同姓谢的那些人,也不会放过我们!”

大家都知道这时该收手了,只要毁掉丝纺车,再去桑回稻,就能回归过去的勉强平衡。可谁都不愿自己第一个松开,谁也不肯放弃自己的利益,就只能一直僵持着、僵持着……直到皇权的反扑到来为止。

谢丕的心渐渐坠下去,谢云追问道:“伯父那边怎么说?这里盘根错节的势力何其多,他们总不能斩尽杀绝,如果贸然发兵,那也会是一场大祸……”

谢丕缓缓阖上眼:“你们自觉,比黄金家族如何?”

谢云的脸一时惨白,谢丕道:“鞑靼因何而灭,你该心里有数。趁早悬崖勒马,还能保一线生机。”

沉默在屋内蔓延开来,良久之后,谢云方抓住谢丕的手:“事已至此,还能有挽救之法吗?”

谢丕何尝不觉无处下手,他沉沉道:“尽力而为吧。”

他道:“你先替我打听一个人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