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战与和(第5/5页)

而我大宋如今一穷二白,还背负着三冗之重,凭什么去开疆扩土啊。”

说到后面,司马光真是泪眼汪汪,人家什么家境,咱们什么家境,这能比吗?

张斐问道:“司马学士可有跟官家说过这一番话。”

司马光道:“当然有说过,我建议官家,暂且先休养生息,整顿吏治,恢复民生,积蓄国力,待国力充沛之后,再图霸业。”

说这里,他长叹一声,“可惜官家未有听从我的建议。”

张斐道:“如果司马学士只是说了这几句话,那我也能理解为何官家没有听从司马学士的。”

司马光眉头一皱,“为何?”

张斐回答道:“我非常认同司马学士的顾虑,但司马学士若想说服官家,就必须要拿出类似于诸葛亮《隆中对》的一整套完整的战略计划,需要几年恢复期,何时出兵,几年灭西夏。官家想要收复故土,不想被动挨打,这绝不是错误的战略思想,因为乞讨是换不来和平的。”

这一句话直接就问到司马光的软肋,他考虑地非常周详,他能想到这么做,会遇到怎样怎么样的问题,后果又是怎样,毕竟他是研究历史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但他又拿不出更好的战略来。

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

从这一点来分析,司马光是没有达到王安石的境界,更加不能跟房玄龄、杜如晦他们相提并论。

宰相之才,必须是要有大战略。

司马光最好就是干到副宰相,专门去分析战略上的不足,这他是非常擅长,但想要完成雄图霸业,就还得用王安石这样的不世之才。

如果他们二人合作,以王安石为主,司马光为辅,其实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组合,王安石能够提出谋略,司马光能帮他修补,可惜他们性格又是如此像似,嘴比鸭子还硬。

司马光也鸡贼,故作不以为意:“只要国力强盛,还怕无人献策吗?但凡事都有先后之分,在国力孱弱的情况下却积极对外兴兵,那只会导致内忧外患,国破家亡。”

张斐点点头,道:“但如果我们公检法不积极参与,我们又拿什么去限制他们损耗西北民力?真到那时候,官家还会考虑到公检法吗?”

司马光微微皱眉,抚须问道:“你有何良策?”

张斐道:“如今是他们需要我们,这就是我们谈条件的最佳时刻。我们必须让官家保证,在熙河之地,未有彻底稳定之前,不能再进一步对外用兵,只能巩固防守,否则的话,国家根本负担不起。”

司马光道:“官家能答应吗?”

张斐道:“不答应,那咱们就不管,反正也管不过来。”

司马光犹豫了一会儿,“但你能在不增税的情况下,解决熙河的财政开支吗?”

张斐道:“不管王宣抚使建议我去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他的建议是非常正确的,熙河地区最大的优势,就是贸易,而公检法地区的确促进贸易发展,若想解决熙河财政,这也是唯一的解法。

不过我也没有十足把握,故此我会先派人过去,探探路,然后我再过去。”

司马光又问道:“那你是举荐何人前去?”

张斐道:“吕大均和范镇。”

司马光眼中一亮,但同时又疑惑道:“王介甫那边会答应吗?”

范镇跟王安石吵得互相骂娘,王安石会答应吗?

张斐道:“我会说服了王学士,现在是他有求于我们,而且到时由司马学士你来举荐,我们必须得让人知道,是他们有求于我们,而非是我们主动介入。

如此一来,也就不怕到时若出问题,他们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公检法。”

司马光思索半响,道:“你若有办法解决,那我可以答应你。”

张斐笑道:“我只是觉得我们得一块想办法解决,这总比抱着一块死要强吧。”

司马光哼道:“那也得王介甫答应,你先说服他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