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开年第一课(第5/5页)

“……!”

回答他的是一片沉默,包括四小金刚也是茫然地望着张斐。

张斐又看向那些士大夫。

不少士大夫选择躲闪,也有些士大夫鼓着眼看着张斐,我又不是你的学生,你看我们作甚?有能耐咱们开一场辩论大会。

张斐等了好一会儿,才道:“假设一个好汉,得知一个农户被一个大地主用诱骗的手段,签下一份高利贷契约,逼得农户是卖妻卖儿,于是这个好汉锄强扶弱,杀得这个大地主,并且将这大地主的财富,全部散于被大地主剥削的百姓,这个好汉违不违法?”

叶祖恰道:“当然违法!”

张斐声色并茂道:“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完全符合儒家道德观,锄强扶弱,乐善好施,完美无缺。”

“但是杀人了,如果不是自卫,那就是违法。”蔡卞回答道。

上官均也补充道:“大地主虽然有罪,但若依法,是罪不至死。”

“你们认为了?”

张斐又向其他人问道。

其余人还是有些呆,不太敢贸然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窗外有人嚷嚷道:“就算违法,那也得法外开恩,这位好汉做的可是大善事。”

“就是,就是。”

张斐瞧了眼窗外,微微一笑,又问道:“假设这个好汉不违法,那么我们还需要律法吗?”

大家齐齐摇头。

“为什么?”

“因为……因为大家都可以杀人来除恶,司法就没用了。”上官均回答道。

“人人杀人除恶,这不好吗?”

“可谁能保证他杀得就一定是恶人。”

“回得非常好。”

张斐又问道:“那你们现在认为这好汉违不违法?”

“违法。”

大家齐齐回答道。

“当然违法。”

张斐道:“如果不违法的话,人人皆可杀人,只要他认为自己是在扬善惩恶就行,但这是一种什么意识?”

教室里面又是鸦雀无声。

张斐头疼地搓了搓额头,“是我的问题太难了吗?”

蔡京突然道:“是个人意识。”

“不错,这是一种个人意识。”张斐道:“法是源于什么?”

“共识!”

这回大家都反应过来了。

要命啊!

片刻功夫,不少学生就已经满头大汗,要没有四位老师在前面顶着,他们肯定吃不消。

叶祖恰看在眼里,心想,你们是幸福的。

当初可没有人挡在我们前面,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是痛苦并着快乐。

“这就是问题所在。”

说到这里,张斐突然瞧了眼四小金刚,然后向一众学生道:“你们的四位小老师,就常常犯这种错误,非常容易受到自己善恶观影响对案件的看法,这就是典型的以水来为主。

水是什么形状,装在什么容器里面,就是什么形状,如果瓶子是可以换的,那就是可仍由自己想象,只要无愧于心就行,可是这比方才那位扬善惩恶的好汉还可怕,因为他们可是主审官,是可以合法杀人的。”

四小金刚不但没有羞愧,反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张斐又问道:“你们现在认为,是瓶子重要,还是水重要?”

“瓶子。”

大家立刻回答道。

张斐扬起那个与木板上一样的瓶子来,“记住了,法制之法强调的就是这个瓶子,是不能变的规则,而不是里面的水,好人违法与坏人违法,都应该受到相应惩罚,虽说惩罚大小是可以酌情考量,但也是根据案情缘由来看,而不是看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违法就是违法,这是不容商量的。

你们一定要记住一点,对于一个主审官,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个专业的主审官,是要将自己的道德观装入这瓶子内,而不是用自己的道德观去塑造这个瓶子,因为那只是你个人的看法,而不是天下人的看法,更加不是法制之法,因为法制之法强调的是共识,共识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不容个人去想象,去主观判断的,一旦你们根据个人善恶观去判案,可能救得一个好人,但也许会害了成千上万的人。这是一个主审官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