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开年第一课(第2/5页)

“这么多人?”

马小义站在人群后面蹦跶了几下,忽然灵机一动,一边往里面挤,一边嚷嚷道:“让让,让让!本警长奉命来此维持治安。”

大家一看是马小义,立刻就让出一条道来,马小义顺利地来到廊道上。

这法学院就是一间很大的平房,甚至可以理解为,就只有一间教室,一方面是工期太短,另一方面,来法学院授课的老师,都是在皇庭工作的,也就不需要再设办公室。

当然,这其实也方便更多人来听课。

张斐还是希望更多人熟悉法律,至少要能够判断,自己的利益到底有没有受到侵犯,唯有如此,公检法就能够根深蒂固,即便他走了,也不会出现问题。

马小义先是往教室里面看去,但见讲台上空空如也,不禁道:“幸好!幸好!三哥还没有来。”

又左右看了看,发现教室旁边的廊道上,已经被官员、士大夫给霸占,心道,你们这些人平时老想着跟我三哥作对,现在又来听课,可真是好没原则。

“吕知府也来了?”

王韶走到吕公孺、蔡延庆、范镇、元绛面前,朝着几人拱拱手。

吕公孺笑呵呵道:“如今咱们整个陕西路的焦点,可全集中你们河中府,你看,不止我一个知府来了。”

他目光往旁边一扫。

确实!有很多地方的知府、知县都来河中府出差,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如果成功,必然是要覆盖整个陕西路的,他们得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那税务司是否真的如传言一般厉害,好早点做准备。

王韶也是心如明镜,笑道:“听闻张庭长在京城讲课时,甚至连官家、曹太后都去听课,他如此年纪就能够吸引到太后、官家,以及当朝宰相去听课,自古以来,可真是头一回啊!”

吕公孺点点头道:“这法制之法已是威名远播,但我们还是一知半解啊!”

王韶道:“元学士和范学士在京城没有听过这张三讲课吗?”

元绛叹了口气道:“惭愧,惭愧,我只是落下第一堂课,目前也是一知半解啊!不然的话,也不会屡屡败于他啊!”

“哈哈!”

众人一阵哈哈大笑。

蔡延庆好奇道:“这法制之法就如此博大精深吗?”

元绛的才华,他们是知道的,竟然还只是一知半解,这简直不可思议啊!

范镇点点头道:“否则的话,也不会有人认为这张庭长的法制之法是属于开宗立派,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

他们这些人可都是大学士,满腹经纶,他们的评价,令周边的官员、士大夫都是暗自咂舌。

真的假的?

这么厉害吗?

“哟!梁老先生也来了。”

韦应方走到梁友义面前,略显诧异道。

梁友义哼道:“老夫来看看那黄口小儿到底是真才实学,还是沽名钓誉。”

韦应方是心如明镜的,你们就是在找茬的,嘴上却道:“听说在京城时,就连官家和太后都亲自去听他的课。”

梁友义道:“说不定是那司马君实请去的,为他的司法改革助威。”

其实他们很多人都是来砸场子的,在皇庭上,有规矩在,他们是很难发挥,弄不好就被抓了,但是在课堂上,呵呵,这文无第一,你小子敢在这里开课,这不就是送上门的绵羊么。

正聊着,忽听得一人高喊道:“大庭长来了。”

几人立刻举目望去,只见张斐从连接到皇庭的专用走廊往这边行来。

瞬间,人群进一步缩小对法学院的包围圈,吕公孺、王韶、元绛等人也立刻入得教室,站在最后面,占据最佳位子。

“咦?那木板是用来做什么的?”

吕公孺瞧着正前面是一块竖立的木板,不禁好奇道。

元绛道:“那是张三上课必备的工具,他会将所讲的内容,写于木板上,并且还会画图来做解释。”

“画图?”吕公孺抚须笑道:“这倒是挺新颖的。”

这时,张斐已经来到讲台上,他先是看了一眼,“哇……这么多人啊!”但随后又自言自语地补充一句,“好在我已经习惯了。”

“……?”

这第一句话,就引来不少人鄙视。

你们以为我们都是来听课的吗?

待会有你好看的。

张斐抬起头来,朗声道:“不管是法学院的学生,还是因为好奇来这里听课的,我都希望你们能够保持课堂纪律,不要随便喧哗,毕竟我的嗓门也就这么大。”

教室内外立刻是鸦雀无声。

其实都不用张斐提醒,这么多人,如果不维护纪律的话,这课还怎么听啊!

教室外面的百姓,人人都是闭嘴,竖起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