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能屈能伸始皇帝(第2/3页)

“对了,侯爷,还有一件事儿,虽然听起来不切实际,但属下觉得有必要跟您说一声。”下属郑重地说。

“你说。”

“属下听到那群御史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唯独将许御丞晾在一边,所以凑过去听了听,发现他们在说开阳郡君是许御丞的女儿。”下属天真地觉得,他们一定是被气昏了头脑,在胡言乱语。

宁远侯大惊失色,“你亲耳听到的?”

“听得一清二楚,”下属点了点头,略有些自豪,“属下耳力好,平常人怕是听不见的。他们怕失了智,正是收拾的好时候。”

侯爷没少骂过这些御史,他经常听到。

宁远侯眉心一跳,觉得不对劲,眼珠转了转,很快又定住,“蠢才蠢才!开阳就是许御丞的女儿!”

既然深思熟虑之后推断不出合理的结论,那这个看似荒谬,毫无逻辑,甚至堪称惊天秘闻的论断,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

抚着自己下巴上的胡须,宁远侯得意极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下终于被他逮到把柄了!

宁远侯仰天长笑,笑着笑着,突然停了下来。这个把柄、好像也没什么用啊!

下属对宁远侯报以同情的目光。

看吧,又疯了了一个。

.

蒋夫人回到家里,婢女服侍她换下衣裳,卸下头上的簪钗。

又让婢女把许九娘叫了过来,拿捏着阿家的身份,用她姐姐的事训斥了她一通,明里暗里地讽刺他们许家家教不好,让她千万不要变成这样。

许九娘乖顺地垂头听着,不断应是。

蒋夫人过了说教的瘾,说得心满意足了,见她态度端正,又想着这个儿媳还算合她心意,才放她离开。

许九娘忧心忡忡地,听起来阿娘很是气愤,态度绝对不算好,万一阿姊真被逮到了可怎么办。

都怪她,今日不该去西市的。

但到了第二天,她就没有担忧了,蒋夫人也失了得意的心情。

因为开阳郡君是许御丞的女儿许七娘——这个惊天秘闻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长安城,说是整个长安城可能有些夸张,但如此惊动的消息在世家圈中极为快速地蔓延开了。

消息是从几个御史夫人那儿传出去的,她们知道此事后,赶紧先回了娘家一趟,告诉了娘家人。

随后一传十,十传百,通过各家的姻亲关系,几乎整个长城都知道了。

而与许家走得比较近,是真正亲家关系的蒋家,反而是最后一批知道的。

开阳郡君的名号,他们当然听说过,前段时间在长安,引起了很多关注,参与各种宴会时,他们没少听人讨论过,也顺便掺和了几句。

从来没想过还能跟自家扯上关系,于是知道后,蒋夫人第一时间将她的儿媳许九娘叫了过来,然而她也是一问三不知。

“没想到竟然是你姐,倒有几分能耐,还为自己挣得了诰命。”蒋夫人不经意地说,含着几分酸气,“也没什么好稀奇的,不过正四品而已。”

这话说得有些不切实际了,她自己不过才正五品诰命,因她丈夫的官职是正五品。蒋老夫人的诰命倒是比较高,有正三品,也不过是在丈夫死后加封虚衔,跟着升了而已。

“可是妾听说,开阳郡君是有食邑的,足足一千五百户。”许九娘依稀记得,便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了。

话音刚落,场面霎时安静了下来,蒋夫人和蒋明诚嫉妒得不轻。

圣人做什么给一个女子食邑,那她还不如直接封个公主算了,哪里的外命妇有食邑?大唐从未有过这种先例。

便是内命妇里面,也只有公主郡主太后皇后,能够获封食邑,其余后妃是没有这种资格的。

蒋明诚更不用提了,他到现在还没个一官半职,嘴上说着不慕名利,为官者庸碌,其实几斤几两他自己知道。

光这一千五百户的食邑,就能让人酸得面目全非。

“显着你了是吧?还有没有规矩,哪有你插嘴的份儿?你有个郡君做姐姐是不是很得意?”蒋夫人被戳中痛点,觉得没面子,生气地训斥道。

许九娘抖了一下,不敢再说话了。

蒋明诚装模作样地劝和几句,蒋夫人这才罢休。

然而母子二人心里俱不是滋味,想当初他们还嫌弃过许七娘,这才过了多少时间,人家就翻身大变样了。

如果当初娶了许七娘,那现在这一千五百户的食邑是不是就是他们蒋家的了?

.

怀庆大长公主消息灵通,事情发生后没多久她就知道了,不过对她来说,比看热闹更重要的是话本。

一听到有人说开阳郡君,就想起自己最新一册的话本还没看,急忙令人买了回来。

她日思夜想了很多天,在看到这本书以前,她还从未觉得权谋也这么有意思。

作为几次在权势争夺的腥风血雨中存活下来的人,怀庆保身的秘诀就是远离权势争夺的中心,不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