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超凡者的路径(第3/4页)

梅也终于知道了卡洛琳是谁……

节假日时市民广场的连播会一直播放到晚上九点半才散场,但小孩子不能留到这么晚,过了七点、天色暗下来了,市政厅的干员就会在场上走动,把流连不去的小孩子们赶回家。

被干员驱赶走的珍妮和梅返回少年之家的路上,梅一路重复念叨着“真好”、“真好啊”。

“我知道这个故事很好听啦,你不用一直重复吧?”珍妮都给她念叨得哭笑不得了。

梅不知道如何向珍妮解说她心中的激动,她那贫乏的词汇量也让她找不到更贴合她心境的形容词来,憋了好半天,也只憋出来一句:“我想说,真的好棒啊,卡洛琳好棒,这里也好棒,汉克太太,凯利姐姐……这里的人们都好棒……珍妮你也好棒,你是我见过的很棒很好很厉害的人。”

喜欢装小大人的珍妮,脸蛋儿瞬时红了起来。

“那是因为你见识到的人不多,所以才会这么说。”珍妮害羞地别过脸去,大声地道,“等你见到文员小姐们,见到希贝尔女士,你就不会觉得我很厉害了。”

“不会的。”梅坚定地摇头,“我只认识你一天多点,就已经知道你很厉害,等以后认识的时间长了,我只会觉得你更厉害。”

她像珍妮这么大的时候脑子里成天只想着能不能找到一些能吃的东西,完全没有本事像珍妮这样,懂得去帮大人做事换取到报酬,还能被大人们信任可以做成事。

“哎呀你不要说了!”珍妮害羞极了,埋头就跑。

梅连忙快步跟上去:“等等我!”

两个小女孩子笑闹着跑过街头。

蹲在马路牙子上的红发少年转头看了眼叽叽喳喳地跑远的小孩子,吐了口气,稚嫩的脸蛋儿上挂着十分违和的沧桑神色:“——还是无忧无虑的小孩子过得舒心。”

因本地贵族多次将家族中的子弟送到外地之故,圣约瑟大街已经没有了早年间一到黄昏时就有豪华马车载着肆意飞扬的贵族子弟呼朋唤友、喧哗来去的景象。

不过没了那些飞扬跋扈的贵族子弟,这条街也并没冷清多少,反倒是更热闹了一些——尤其是挨着市民广场的这一段路,赶着去上夜校的人、用过晚餐后出门散步的人、趁着市民广场人多出摊做生意的人、趁着路上马车少把菜蔬粮食往城里送的商贩……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圣约瑟大街毕竟是城中唯一一条有明亮路灯彻夜不熄的繁华大道,即使没了那些挥金如土的贵族子弟,也是不会缺少人气的。

红发少年蹲在马路牙子上,注视着马路对面人流如织的市民广场。

市民广场与圣约瑟大街南段的市集广场直线距离只有不到三百米,中间只隔着条小巷;有不少外地商队的人也在入夜后跑过来,在热闹的市民广场上闲晃,或跟本地市民一样听连播的广播剧,或在本地人经营的烤豆腐摊点上坐下来吃点宵夜喝点廉价朗姆酒。

比白天时还热闹的市民广场上,只有数名干员在巡逻着维持秩序;可集聚在广场上的上千民众却并没因监管的干员人手少便产生闹事的念头,大多数人都很平和、脸上挂着笑;就连那些体型魁梧、一看就不是一般人的职业级武者,也能心平气和地与摆摊的小贩讨价还价。

金斯利越是仔细打量,越是神色复杂……

如今已经是内陆商队活动的旺季,平均每天至少得有两三只外地商队入城。

按金斯利的经验,商队活动频繁的城市,治安也会成为大问题——毕竟能干内陆行商这买卖的大多数都不会是什么良善之辈,更别提绝大多数商队都会雇佣佣兵。

可因纳得立就是不一样,这座城市完全没有因为大量外来商队的涌入而出现大的波澜,市民们之前是什么生活习惯,如今也还是什么生活习惯。

商队是不会轻易转性的,随商队而来的雇佣兵也不会。

那又是什么造就了因纳得立这种微妙的平衡和稳定呢?

金斯利自己也有答案……

有坐在街边小吃摊上吃烤豆腐的外地行商无意间看见了什么,惊诧地往金斯利蹲着的方向看过来,举起胳膊,朝金斯利后方上空指指点点。

金斯利依然面无表情地蹲在马路牙子上。

他身后,不时有“嚓、嚓”的古怪动静,和“KABAKABA”的声响,被风吹到他耳中来。

不用回头,金斯利也知道这些声音是怎么回事——又有亡灵跑到人家屋顶上去玩空中赛跑了。

圣约瑟大街和中城区一样是因纳得立城的“面子工程”,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都比较接近,建筑间距也比较均衡。

原本这种建筑规划是为了让城市的拥有者和城中的上等人赏心悦目而专门设计,万万没想到……会变成塔兰坦亡灵玩“跑酷”的娱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