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超凡者的路径(第2/4页)

指点新来的梅注意洋葱条要切得更细一些时,凯特从身后把着梅的双手,耐心细致地教她怎么按着洋葱、怎么下刀,让梅差点儿哭出声来——在家里的时候,即使是妈妈也从来没有对她这么温柔过。

“可不要用手揉眼睛啊。”凯特没有发现梅看她的眼神不对,笑着走开,去切小女孩们不太容易切好的姜丝。

同样被洋葱气味冲得眼泪哗哗的珍妮吸溜着鼻子,很有小大人模样地提醒梅:“咱们动作得快点了,梅,早上的事要早上做完,下午还有别的事要做的!”

“嗯!”梅用力点头,聚精会神地、更加认真地切起洋葱。

少年人们放假的时候,也是酒吧区的商铺生意最好的时候,许多经济拮据的人家,在周末时也会挤出点儿钱币,买点儿口味够重的食品来给家里人开开胃。

像汉克太太经营的这种主打二铜商品的熟食店,生意从早到晚都很好,就连中午时也没时间休息;直到把最忙的时段撑过去了,汉克太太才叫珍妮去隔壁的豆腐店买了两盘子油炸豆腐和烤豆腐,又叫斜对门的面食店送几份面饼来,让店员们凑合着糊弄一顿。

“把咱们店里的酸菜夹在面饼里吃是最棒的吃法,比在面包上涂抹辣酱还来劲。”凉菜师傅凯利热情地教新来的小姑娘吃东西,“诶,不能用那种没加过调料的酸菜,要像我这样,用这种加了辣椒丝和姜丝凉拌起来的酸菜,隔壁南城区的酒馆还是从我们这儿学到的这种吃法呢!”

“哇,你不要真听她的啦,凯利就喜欢骗人吃辣的!”不能吃辣的珍妮赶紧阻止梅,“像汉克太太一样加没有拌过的酸菜就可以了!”

梅坚持要学凯利的吃法……才啃了小半个面饼,就辣得直奔后厨找水喝。

“你干嘛老是逗人家小姑娘玩。”汉克太太也不阻止,只在事后哈哈的笑。

“没有吃过辣的人怎么会知道喜欢不喜欢吃辣呢?”凯利也哈哈地笑,还朝厨房里喊,“是不是很来劲啊,梅?”

“嗯!”辣得嘴唇发红的梅,居然也符合着点头,喝了凉水后回来继续捧着加辣的面饼啃。

珍妮气得不想理她了。

到了下午,果然如珍妮所说,活计也很多……要清洗很多很多的青菜萝卜,用过的大缸也要清洗,还要扒蒜、刮姜、剁辣椒……

到下午四点左右,店里仍然忙碌,但帮忙了一天的珍妮和梅却必须离开了——这是市政厅的规定,雇主可以雇佣未满十八岁的少年人,不过雇佣时的单日工作时长不能超过八小时,多给钱也不行。

累得胳臂都抬不起来的两个小女孩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针对未成年雇工的标准是不是在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汉克太太笑着给她俩各支付了二十铜币的薪水时,两个小女孩的眼睛都亮得像是星星一样。

“要早点儿回去少年之家,可别在外面乱跑。”汉克太太喜欢勤快懂事的小孩子,发完薪水,又各给了她们一些零食——卖剩下的、不太辣的凉拌小菜。

“我赚到钱了!”回程的路上,梅手里拎着汉克太太给的小菜,捂着揣进胸口袋子里的钱币,整张脸上全是傻笑。

“咱们回去把钱放好,然后我带你去个好玩的地方!”珍妮早就习惯工作后领到钱了,不像梅这样激动,拽着她飞跑。

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都没有拿到钱就要马上花出去的习惯,俩个小女孩特地回了趟少年之家、把钱放在宿舍里,只拿着汉克太太给的小菜,跑到了圣约瑟大街的市民广场上。

市民广场也很热闹,不过与酒吧区的热闹不同的是,这儿并不是人们交易的地方,人们也没有随处走动,而是有数百人围着广场中间干枯的喷泉水池分散而坐,正陶醉地听着什么。

梅被珍妮拉着跑到人群外围后,也听到了奇妙的声音,嘴巴大张。

“嘘!”珍妮示意梅不要发出声音,两人在人群外围找了个地方,也坐了下来。

干枯的喷泉水池里面有一个三米多高的铁架子,上面放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和一个比人的脑袋还大的大喇叭,又有一个穿着干员制服的人站在铁架子下面,阻止任何人靠近水池。

大喇叭里播放的……不是某些街区装的喇叭里反复播放的异国音乐,而是平时只在中午和黄昏时才会播放其中一小节的广播剧。

与街区里装的喇叭按一小节、一小节播放的广播剧不同,节假日的市民广场上搞的公开播放,采取的是连播形式——谁要有空在这里坐上两个多小时,就能一口气听完平时分三天播放的《我们的奋斗》。

离天黑还有段时间,被珍妮拉着跑过来的梅,一次性听完了《我们的奋斗》这个曾引起因纳得立全境万人空巷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