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入庙刺探(第3/5页)

看着他那血红的嘴角勾起的笑容,万达突然觉得有些不寒而栗。

“你们,难道不怕阴司报应一说么?这……难道不算‘毁僧谤道’么?”

你们古代人不都是很迷信的嘛,怎么现在看来比我这个经历了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还要科学严肃呢?

“我只要宋嫂母女平安,方法不论。”

高会干脆利落地说道。

“我又不是我家那婆娘,邓某人信的只有关二爷,汉寿亭侯而已。”

邓翔无所谓地说道。

“杨某心中,只有陛下。”

杨休羡说着,露出了“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的表情。

他扫了一眼无话可说的万千户,内心加了一句:可能还有陛下的小舅子吧。

“忘我阁”那边,邓翔拜托了东城兵马司,这段时间盯住他们的人员出入,一有异动,马上向他汇报。

至于慈悲庵那边,过几天刚好要过正月十五,慈悲庵会在寺庙前面的空地,举办新年灯会和庙会,到时候不拘男女,都能进庙烧香。即便他们几个男人进去了也不会引人怀疑。

“杨千户,说好大家一起办案的,怎么只有你我二人?”

耳朵上戴着毛绒绒的护耳,头戴风帽,两只手揣在手闷子里,一身红白配的万达今天穿的格外喜庆,仿佛是观音娘娘身边的善财童子从年画里走了下来似得。教庙会上往来的姑娘、媳妇们都忍不住朝他多看几眼。

按照约定,今天万达没有去北镇抚司衙门点卯,而是直接坐着小黑一路往南,出了正阳门往西边走,来到了城西外黑窑厂南边的这个小丘上。

今年虽然是个暖冬,平日里在城里走走就会微微出汗,但是一到了郊外,西北风一吹,还是冻得让人缩手缩脚的。

“邓总旗呢?高会呢?小邱呢?”

万达看了看周围,除了杨休羡,没见到旁人。

今天杨千户没骑他的“暴雪”,而是使唤仆人驾了匹马车前来。马车就停在湖边的一个偌大广场里,周围一溜都是宝马香车,看来今天特意来庙里上香的有钱人还真不少。

杨休羡从万达的手中牵过小黑,将它带到了自己的马车边,拴在一块。

万达踮脚望向湖边,只看到湖面上厚厚冻上一层冰块,在太阳的照射下反射出刺眼的光亮,宛如九天玄女打碎了琉璃盏,倾得满地都是宝石和珠玉儿。

“今天是元宵佳节,城内也有灯会。人一多就会出事,偷东西的,拐孩子的,女眷走失的,甚至失火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往年这个时候,锦衣卫们都要帮忙巡逻,足足要忙三天三夜,人都嫌不够用。邓总旗早就拉着你的高会巡逻去了。”

杨休羡笑着解释道。

在古代,这元宵灯会可比年三十都要热闹,不然怎么说“过”春节,“闹”元宵呢。妙就妙在这个“闹”字上。

这一天,可以说是举国狂欢,通宵达旦,官民同乐。

皇城内早就搭好了一层叠一层的灯台,上面都是色彩各异的花灯,百巧千工,千紫万红,绚丽夺目。其中最大的灯台因为形似老鳌,所以这场皇家灯会又被叫做“鳌山灯会”。

按照从永乐年间传下来的规矩,这场狂欢要持续整整三天,整个京城不再设禁,久久地沉浸在无休无止的灯火、美食和烟花中。

而平日里鲜少上街的妇人们,在这几天里,也能离开紧闭的闺阁,相约上街玩耍。看看这满目的璀璨流光,盛世年华。到时候整条街都是宝马雕车,玉壶光转,凤箫声动。

杨休羡今天也穿了厚厚的袄子,做武人打扮。腰间绑着一条胡风的皮质革带。

不过他身段好,半点都不显得臃肿,反而看上去更加身材壮阔,教万达羡慕不已。

说起来,自打入京以来,万达天天早晚一杯鲜牛乳补钙,也不见得长多高。

想来“上辈子”万星海好歹还长到一米七五呢。现在这副身子堪堪刚过一米七,约等于三级残废……

身高问题,是万达一夜暴富后最大的软肋。

“那小邱呢?”

邱子晋又不用巡街,他们国子监明天才正式复课呢。

“大人,你很不愿意和属下单独办案么?怎么总是问东问西的?”

突然,杨休羡猛地低头,将那张俊美的宛如美玉一样的脸庞,一下子凑到万达面前。

“是觉得没有那几个人的话,就凭属下和大人两个,办不成案子么?”

细长的眼角略微低垂,眼神中带着戏谑、试探,和几分逗弄。

薄薄的唇红馥馥翘起,状似有七分漫不经心,却又隐隐故意让你看出他的三分算计。

玉面阎罗。

万达的脑海中突然闪过这四个字。

如花似玉容貌,雷霆霹雳手段。就被着双眼睛多覻一眼,只怕是魂儿都要勾上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