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斩龙(第6/8页)

偌大太极殿内,威武百官齐齐俯首,恳求宋暨退位。

宋暨早已料到朝臣心有怨言,可亲眼看到满朝文武站在了对立面,心中也不禁生出几分人走茶凉的寒意。

宋暨身形笔直的站在龙椅前,看着这些往日恭恭敬敬的臣子,冷声道:

“诸卿,日日夜夜陪朕站在这太极殿中,定夺天下大事。

朕有没有做错,你们心里清楚!

许不令必反,你们今日助他,让他拿下兵权,最多不过三年,他便能横扫四王,到时候长安有难,谁来勤王?肃王?!

诸卿食宋氏之俸禄,享宋氏恩爵,朕继位十余年,可曾赏罚无度,亏待过尔等半点?

到时候许不令逼宫篡位,杀绝宋氏血脉,你们可会为宋氏说半句好话?!

说朕‘兔死狗烹’,你们何尝不是见利忘义的白眼狼!”

文武百官垂首默然不语,带头的五大姓不起身,他们即便有所担忧,又哪里敢起身。这时候跳出来说反话,即便许不令不介意,皇长子宋玲登基后,日后掌权第一件事,也肯定是灭了阻挠他继承皇位登基的人。

帝王之家,哪有什么父慈子孝、兄亲弟恭,为了皇位,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许不令躬着身,朗声道:

“臣从无反意。圣上退位,传位皇长子宋玲,四王之乱自解,还请圣上为天下万民着想!”

“恳请圣上退为天下万民着想!”

在萧陆崔的带头下,群臣应和。

宋暨攥紧拳头,扫视满朝文武。

事已至此,哪怕身为帝王,也只是个站的高点的普通人罢了,满朝文武离心离德,即便他不退位,也只是个空架子,三次恳请不答应,就会被扶着回到后宫,换成新君坐在这里。

太极殿中鸦雀无声,群臣躬身安静等待宋暨的妥协。

宋暨脸色从暴怒和悲凉,渐渐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他看向站在三公九卿之间的许不令,最后说了句:

“许不令,门阀大族,皆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你以为逼朕退了位,他们便能对你马首是瞻,簇拥你称帝?”

许不令默然不语,只是躬身等待。

“呵呵……”

宋暨点了点头,在龙椅上坐下,扫视满朝文武:

“好,朕退位。你们既然体恤万民,不想起兵祸,想先安内政,齐心协力共御外敌。朕成全你们,给你们机会!”

“圣上!”

关鸿卓和少数臣子脸色大变,连忙上前,想要阻止。

宋暨却没有再理会朝臣,只是沉声道:

“传旨!朕自继位以来,穷兵黩武、强征重税,致使江南百姓入不敷出、流民千里,罪责难逃!

吴、魏、豫、楚四王,能在大玥为难之际,冒死弹劾朕,朕心甚慰。如今内忧外患俱在,妄动刀兵只会祸害万民。皇长子宋玲年幼又无力继承大统,魏王宋绍婴德高望重、文韬武略,特召其即刻入京,继承大统!”

“这……”

话语一出,寂静无声的大殿瞬间嘈杂起来,百官都是不可思议的抬头。

萧楚杨、陆承安、崔怀禄皆是眉头一皱,眼中难掩错愕。

宋暨下罪已诏,传位给魏王,等同于是把自己这一脉的皇统都给让出去了,这实在匪夷所思。

但仔细一想,这个大公无私的决策,还真就非常合适。

四王起兵打仗,不就是为了个皇位。

四王中魏王兵力最强,即便打赢了估计也是魏王当皇帝。

宋暨干净利落把皇位让给魏王,那四王肯定不会再招兵买马了,魏王还得感恩戴德。

只要四王不闹了,大玥内部瞬间稳定,集合全国之力,把北齐推回去也是迟早的事儿。

这个局面,对满朝文武乃至整个天下都有好处,唯一没好处的,估计就是肃王一脉了。

宋暨禅位化解四王之乱,就用不着平叛军了,西凉军不光三万步卒得滚,连许不令和两万铁骑都得滚回西凉吃沙子。

而许不令今天跑来逼宫,等魏王继承大统,反手第一个清算的,肯定就是许家;即便不打,也会严防死守,把许家隔绝在西域,一辈子都别想出来半步。

念及此处,大半朝臣都佩服宋暨的魄力,虽然往日执政操之过急步子迈大了些,但这手腕,当真对得起宋暨这么多年的名望。

宋暨坐在龙椅,虽然算是失败者,眼神却略显桀骜:

“许不令,你可还有话说?”

许不令站在台阶下,抬眼望着宋暨,自进入太极殿以来,第一次语塞。

嚓——

金碧辉煌的太极大殿,一声刀锋出鞘的轻响,突兀出现。

继而血光飞溅,洒在了龙椅和台阶之上。

前排正在低头思索的满朝文武,脸上飞溅了些许温热水珠,抬手擦了擦,手上却呈现血红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