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斩龙(第5/8页)

“你……”

宋暨根本没法回答,他就是猜忌许不令,此时已经撕破脸皮,也没有再遮遮掩掩:

“朕岂会无端猜忌你许家,你许家,特别是你许不令,敢说自己心中无反意?”

“臣对大玥忠心耿耿,未曾有半点愧对朝廷,愧对百姓!”

许不令坦然以对:“家父为臣取名‘不令’,意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圣上若行为得当,即便不下调令,我许家也会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

但圣上继位短短十年,便毁掉了孝宗和先帝近一甲子的休养生息,穷兵黩武又无大能,导致整个天下狼烟四起,若仍由圣上继续胡来,大玥的江山迟早毁于一旦!

我许家随孝宗皇帝开国,如何能再听从圣上的调令,亲眼看着大玥在圣上手中灭国!”

许不令面向宋暨,抬手躬身一礼,怒声道:

“臣,许不令,恳求圣上退位,以平东部四王、满朝文武乃至天下百姓之愤!”

话语落,太极殿内瞬间陷入死寂!

文臣武将、王侯公卿,皆是不可思议的看着许不令。

他们知道许不令是来要说法讨公道的,却没想到许不令直接开口请宋暨退位!

宋暨站在龙椅前,双拳紧握,如同暴怒的雄狮,死死盯着许不令:

“你许不令狼子野心,逼朕退位,安得什么心,朕岂会不知,满朝文武岂会不知!”

洪亮嗓音在太极殿内回荡,可与往日不同的是,这次并没有群臣的应和。

就好似当前局面,只是两个男人站在台阶上下争吵,大殿中百余人都是看客。

君主之威不容丝毫诋毁,废帝从来都不是小事,但有时候也不算大事。

只要满朝文武都不听宣,皇帝也当不成了,宰相或者太后权势太大,也能废帝。

群臣对宋暨确实有怨言,但往日积威太重,一直都不敢去想这个,也没人敢开口。

此时许不令开了口,群臣反而不似方才那么错愕震惊了,低着头默然不语,等着前面的人先表态。

太尉卓怒火中烧,抬手指着许不令:

“许不令!你就是狼子野心,意图篡位!来人,来人!”

大殿外,殿前卫士小心翼翼跑了进来,却不敢靠近。

宰相萧楚杨已经弄清楚了许不令的目的,此时上前一步,躬身道:

“许不令此言有理。圣上继位以来,政令虽无大错,却有隐忧;如今东部四王集结兵马百万,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北方强敌又咄咄逼人,若继续拖延内政不稳,我大玥朝,恐就此分崩离析。

臣萧楚杨斗胆,恳求圣上禅位于皇长子宋玲,以息东部四王之兵祸,稳内政,御外敌!”

萧楚杨一开口,依附于萧氏的朝臣,便全部站了出来,躬身请命。

大司农陆承安紧随其后,正准备开口,三公之一的崔怀禄,忽然给跳了出来,躬身道:

“臣附议,还请圣上为天下万民着想,禅位于皇长子,以息东部四王之兵祸!”

崔怀禄这一跳出来,把满朝文武都给惊到了,连许不令都疑惑了下。

在朝臣眼里,崔家可是宋暨的死忠,本来他们还以为崔怀禄低着头在酝酿如何扭转局势,没想到开口就站在了许不令这边,这简直是……

“臣附议!”

有崔怀禄带头,崔家一系的朝臣,虽然还在发蒙,但还是跟着崔怀禄一起躬身。

陆承安和萧楚杨穿一条裤子,本就站在许不令这边的,此时自然也上前躬身。

少府李思重军伍建设,向来对宋暨‘重文抑武’的执政风格不满,见萧陆崔都表态了,当即也上了前。

五大门阀,四个表态,太原王氏的郎中令王棋安,还有点发懵,看了崔怀禄两眼,虽然不明所以,但是逼宫的时候站错队,下场一般都不怎么好,迟疑了下,也抬手躬身。

大玥五大门阀,基本上已经代表满朝文武,剩下零星的臣子,如齐星涵之类的清流,根本就没什么话语权,即便没表态,也没法左右局势。

关鸿卓虽然官拜三公之一的太尉,但他本就是宋暨强行提拔上来的,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如何比得上横跨数朝的五大门阀,愣愣的站在原地,根本不知该如何应对。

整个朝堂上,只剩下掌管皇族和外戚事宜的宗正宋茂,焦急道:

“诸位,不可不可!皇长子宋玲才九岁,如何坐镇朝堂震住各路藩王?你们……”

这话显然毫无力量感,毕竟龙椅上的天子,已经把七王逼反四个,还想逼反第五个。

皇长子再年幼,至少不会把藩王逼反,四王弹劾的是宋暨,禅位后,也能消去东部四王出师之名。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