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四十六章 可不可问(第9/12页)

[74]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卫国左氏人,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发动兵变攻杀吴起。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周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

[75]张敞,字子高,西汉大臣,河东平阳人。为京兆尹,朝廷每有大议,总要博引古今,朝中公卿莫不佩服。他不拘小节,往往穿上便衣,摇着扇子,在长安街上溜达;有时早晨起来还提笔为他的夫人画眉毛。这些事被皇亲国戚据为话柄,在宣帝面前告发他行为轻浮。宣帝亲自询问他有无这些事,他回答说:“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宣帝听后笑了笑,没有办他的罪,但始终也没有再提拔他。

[76]吕不韦和楚国的春申君都曾将自己怀孕的姬妾献给自己的君王,以博取长久的富贵。

[77]汉武帝晚年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为防止太子生母钩弋夫人将来祸乱朝纲,便找了个借口杀了她。

[78]《诗经·小雅·大田》:“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79]《诗经·周颂·雍》:“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於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80]韩信曾受胯下之辱,后来衣锦荣归,封当年羞辱他的少年为中尉。韩安国在梁国时,曾犯法入狱,被狱卒侮辱,韩安国说:“死灰复不复然乎?”狱卒说:“然即溺之。”后来韩安国被拜为二千石内史,狱卒害怕逃跑,韩安国召他回来,善待于他。

[81]卜式,西汉大臣,洛阳人。以牧羊致富。武帝时,匈奴屡犯边,他上书朝廷,愿以家财之半捐公助边。汉武帝欲授以官职,辞而不受。

[82]《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甘延寿和陈汤矫诏发汉兵和西域诸国兵消灭郅支单于之后,上书朝廷:“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83]《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赵充国,字翁孙,西汉著名军事家。宣帝时,羌族扰边,赵充国为将,在边境实行屯田政策。当时羌族的先零部最为活跃,而其他部落均呈观望态度。宣帝催促赵充国乘胜一股脑儿歼灭羌族诸部,但赵充国始终坚持只打击先零,威慑其他。宣帝最后同意了赵充国的对羌战略。

[84]《汉书·冯奉世传第四十九》,冯奉世,字子明,西汉将领。前将军韩增推荐冯奉世以卫侯的身份持使节护送大宛等国的宾客回国。到伊脩城,都尉宋将说莎车国人和其他一些国家一起攻杀了西汉所任命的莎车王万年,还杀了西汉使者奚充国。莎车国派使者扬言说北道诸国已经归属匈奴,当时就攻击劫掠南道诸国,并与他们歃血为盟背叛西汉,从鄯善国向西都断绝交通。都护郑吉、校尉司马意都被困在北路诸国之间。冯奉世和他的副手严昌商议,认为如果不火速攻击,莎车国就会日益强大,这样形势就难以控制,一定会危及整个西域。于是以使节通告诸位国王,发动军队,南北道一共一万五千人进攻莎车国,攻占了它的城池。莎车王自杀,就将他的首级传到长安。诸国都平定下来,冯奉世的威名震动西域。

[85]班超,字仲升,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他曾出使西域,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班超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