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四十六章 可不可问(第10/12页)

[86]《汉书·赵尹韩两张王传第四十六》,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涿郡蠡吾县人。他嫉恶如仇,以强有力的手腕治理地方治安,处置豪门权贵,深受百姓爱戴。曾任颍川郡太守、京兆尹。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地方管理,转变不良风气。其威名由此流传。

[87]《老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88]《汉书·杜周传第三十》:“孔子曰:‘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人行之所先也。观本行于乡党,考功能于官职,达观其所举,富观其所予,穷观其所不为,乏观其所不取,近观其所为主,远观其所主。”

[89]《资治通鉴·汉纪十》:“班固赞曰:昔鲁哀公有言:‘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尝知惧。’信哉斯言也,虽欲不危亡,不可得已!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无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90]《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91]《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92]《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93]《后汉书·马援列传第十四》:“(马援)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旧故,身衣羊裘皮绔。”

[94]白居易《斋居春久感事遣怀》

[95]《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二十七年,(臧)宫乃与杨虚侯马武上书曰:‘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首,安则侵盗,缘边被其毒痛,中国忧其抵突。’”

[96]《后汉书·耿弇列传第九》:“(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以父任为郎,数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然其言。”

[97]《韩非子·说难第十二》:“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於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98]《论语·阳货篇第十七》:“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99]《荆钗记》讲述的是王十朋和钱玉莲的爱情故事。最初是一出南戏,后来被改编成越剧和京剧等剧种。

[100]挈瓶之智,守不假器: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陈寿《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

[101]《易》曰:“智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102]《韩诗外传》:“妇人有五不娶:丧妇之长女不娶,为其不受命也;世有恶疾不娶,弃于天也;世有刑人不娶,弃于人也;乱家女不娶,类不正也;逆家子不娶,废人伦也。”

[103]《后汉书》:“皎皎练丝,在所染之。”

[104]《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105]《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106]《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