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6/16页)

[142]王阳明所撰的《朱子晚年定论》认为朱熹于晚年对于自己的学说有所反思,并且提出朱陆“早异晚同”等观点。详见本书附录《朱子晚年定论》。

[143]以上均出自《朱子晚年定论》。

[144]《尚书·洪范》:“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作好,凭一己私意去喜好、偏袒;作恶,凭一己私意去厌恶、陷害。

[145]《周易·泰卦·象传》:“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财成”同“裁成”,成就;辅相,帮助;左右,佐佑。

[146]《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意为做的时候不明白原因,习惯后也不去探究其所以然,一生都在这条大路上走,却不了解这是什么道路,这就是普通人的状态。“义袭而取”参见第八五条注。

[147]伯生:孟源,字伯生,王阳明的学生。

[148]周茂叔,即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别称濂溪先生,宋明理学的先驱,是程颢、程颐的老师。《河南程氏遗书》卷三载:“周茂叔窗前草不除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周敦颐认为草是天地的产物,而他的心与天地相通,故而不除。

[149]《河南程氏外书》:“故科举之事,不患妨功,惟患夺志。”

[150]崇一:欧阳德(1495—1554),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王阳明的学生。

[151]语出宋代范浚《香溪集》。

[152]语出《论语·卫灵公》。一解为“君子到去世时还不为人所称道”,则“称”字读第一声;二解为“君子去世时名不副实,君子引以为憾”,则“称”字读第四声。王阳明取后者。

[153]语出《孟子·离娄下》。

[154]《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解为“到了四五十岁在社会上还没什么声名”,一解为“到了四五十岁还未听闻大道”,本文中,王阳明取后者。

[155]《论语·颜渊》:“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孔子认为“达”的实质境界比“闻”高。

[156]德章:姓刘,王阳明的学生。

[157]《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即人先天具有某种无须学习便掌握的能力,称之为良能;先天具有某种无须思考便能把握的认知,称之为良知。

[158]语出程颐《与吕大临论中书》。

[159]《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60]语出《论语·子张》。关于结交朋友,子夏认为:“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认为:“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能说拒绝人家呢?”

[161]子仁:冯恩,字子仁,号南江,王阳明的学生。

[162]语出《论语·学而》。“说”通“悦”,愉快。

[163]朱熹《论语章句》:“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164]《礼记·曲礼》:“坐如尸,立如齐。”尸,指祭祀中扮作先祖的样子代其受祭的人。“齐”通“斋”,指古人祭祀前的斋戒。

[165]国英:陈桀,字国英,福建莆田人,王阳明的学生。

[166]《论语·学而》:“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7]《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意为用一个基本思想贯彻所有的道理。

[168]语出朱熹《论语集注》。

[169]黄诚甫,名宗贤,字诚甫,号至斋,王阳明的学生。

[170]《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子贡,即端木赐,孔子学生。“女”通“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