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7/7页)

道林一遍遍读这奇妙的一章,和紧挨着的两章,这两章如同某些珍奇的壁毯或精巧的珐琅,勾画出那些被罪恶、鲜血和厌倦逼成魔鬼和疯子的,美丽却可怕的人物形象:米兰的菲利普公爵,他杀死妻子,在她唇上涂上红色的毒药,为了让她的情人在啜饮爱人之唇时中毒而亡;威尼斯人皮埃特罗·巴尔博,也就是保罗二世,为了虚荣想要得到“福尔摩苏斯”教皇的封号,不惜犯下可怕的罪行换来价值二十万弗罗林的教皇三重冠;吉安·马利亚·维斯康提曾派猎狗追咬活人,他后来被谋杀,一个爱过他的妓女在他尸体上撒满玫瑰;恺撒·博尔吉亚骑着白马,披风上沾着佩洛托·卡德隆的血,与他同行的是杀害同胞的罪犯;佛罗伦萨年轻的红衣主教,西斯科特四世的儿子,也是他的宠臣,他的美貌只有其放荡能与之媲美,他在红白丝绸帐篷中接待阿拉贡的利奥诺拉,周围人扮作仙女和半人马,还有一个身上涂金的男童,充作盖尼米得或许拉斯[10],在宴会上当招待;埃泽林,他的忧郁只有在见到死亡的景象时才能得到治愈,他嗜血,犹如人们嗜爱红酒,他人称“恶魔之子”,与父亲赌博时为了获得灵魂,不惜掷骰子时作弊;詹巴迪斯塔·希波出于嘲讽,自称“教皇因诺森特”[11],为了救他,一位犹太医生在他毫无生气的血管里注入了三个青年的血;西吉斯蒙多·马拉泰斯塔,伊索塔的情人,里米尼的王,被视为上帝和人类之敌,雕像在罗马被焚烧,他用餐巾勒死了波利西娜,把毒酒盛在绿宝石的杯里,害死了吉内弗拉·德·埃斯特,为纪念一段苟且之情,建异教教堂给基督信徒朝拜;查理六世,疯狂爱慕嫂嫂,以至于麻风病人都提醒他已神志失常,当大脑陷入病态反常,只有画有爱情、死亡和疯子的撒拉逊纸牌才能安抚他;格里芬内托·巴廖尼杀死了阿斯托雷和他的新娘,西蒙纳多和他的侍从,他穿镶边皮甲,头戴宝石帽,留茛苕般的鬈发,容貌俊美异常,甚至当他躺在佩鲁贾的黄色广场上奄奄一息时,那些恨过他的人们也不禁流泪,诅咒过他的阿塔兰忒也为他祈福。

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可怕的魅惑。道林在夜里看见他们,在白天想象他们。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熟知各种奇怪的下毒手段——头盔、点燃的火把、刺绣手套、宝石扇子、镀金香丸和琥珀手链。道林·格雷却被一本书下了毒。有些时候,他只把罪恶当作实现审美观的一种方式而已。

[1]“以崇拜美来使自己完美”出自英国作家沃尔特·彼得(Walter Peter,1839—1894)的小说《享乐主义者马利乌斯》,而不是但丁。

[2]《萨蒂利孔》(《爱情神话》)的作者盖厄斯·佩特罗尼乌斯·阿尔比特(Gaius Petronius Arbiter,27—66)是罗马帝国朝臣,也是抒情诗人与小说家,被认为是当时宫廷美的鉴赏权威。

[3]阿方索·德·奥瓦里:实为阿隆索·德·奥瓦里(Alonso de Ovalle,1603—1651),智利历史学家、牧师。

[4]二人皆为西班牙殖民者,前者参与了后者发起的墨西哥殖民战争。

[5]《唐豪瑟》: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一部歌剧,讲述中世纪德国游吟诗人唐豪瑟,受到美艳的爱神维纳斯的诱惑,纵情声色不能自拔。后来他厌倦了这种生活,祈求赎罪的故事。

[6]彼得·阿方索(Peter Alphonso):犹太裔西班牙作家、天文学家、辩论家和医生。《教士规》是写于十二世纪初的一部寓言故事集。

[7]基督的新娘:指修女。

[8]十字褡:牧师主持圣餐、弥撒时穿的无袖长袍。

[9]提庇留,与下文所提到的卡里古拉、多米提安、尼禄·恺撒、埃拉伽巴路斯都是古罗马皇帝。

[10]均是希腊神话中的美男子。

[11]因诺森特:即Innocent,意为天真的、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