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梦游者(第16/33页)
塔伦特和法阿讨论了好久,最后宣布我们将在那里扎营过夜,隔天再继续走。艾丝蜜和我都没有追问更多的细节——我想我们都不敢问,而且我们都没有质问他的习惯,因此只能乖乖把东西放下。我还记得他的语气听起来有点气馁,奇怪的是,我居然有点高兴。其实我应该惊觉不对劲才对:因为就像他说的,我们会来这里全凭他的预感,没有他的带领,我也只是一个漫无目标的愚蠢青年,被困在一个只有疯子与神话的森林里。
那天晚上我还是做了梦,但也许是白天再次晒到太阳的关系,也可能是我不死心,错误地深信自己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或是我吃了那奇怪的玛纳玛树的果肉,夜里还能听见果子啪啪啪地重重往下掉的不规则交响乐,我的梦境里都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事物,一些熟悉而平常、我从不认为会失去的东西:像是一双我拥有过的普通皮靴,鞋底沾满薄薄一层干掉的草皮;我们家外面那棵榆树,它似乎象征一切庄严而尊贵的事物;一件曾经属于我父亲的老衬衫,上面的格纹布褪成接近白色的淡蓝;还有欧文,他的脸化为一颗星球,飘浮在布满涟漪、丝绸般的黑色宇宙里,我看不出他有何表情,但直觉地感到他心里充满了怜悯。
但是,他在怜悯谁?就连在梦里,我也在想这个问题。
怜悯我吗?
隔天我们醒来后吃了早餐,一起坐着。应该说是艾丝蜜、塔伦特与我坐着,向导们已经暂时走开,不知去了哪里。显然,因为缺乏计划,我们只能像狗一样坐着等,等到偶然有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
谁知道我们会等多久?时间当然是以小时计的,但到底要几个小时?这段时间内,我们偶尔可以听见向导们奔跑与滑动的声音,我躺在那里数着某棵玛纳玛树的树枝被多少根藤蔓缠绕(那藤蔓看起来像绳子,上面沾着些许灰尘),不时偷瞄一下塔伦特(他还是一样振笔疾书,而且写得更起劲了——他在写什么?我真想问问他,因为我实在看不出至今发生了什么具有人类学意义的事情),但目光尽量避开艾丝蜜。时至今日,回想起来,我对那天的事仍不禁感到有点尴尬。恐怕我得说一句公道话:年轻人真是不懂得怎样冒险。我真该利用那段时间到处探索,探查一下灌木丛(与两三天前相较,这里的灌木丛已经比较容易穿越了),找找看森林地面上是不是有什么没人发现过的植物(到现在仍让我感到痛惜的是,有许多绿草、蕨类、花卉、树木都是我未曾见过的,应该那天下午记录下来),甚或跟着那些专心的向导去执行毫无头绪的任务。结果我居然躺在那里数藤蔓?藤蔓!这辈子我总以自己的好奇心自豪,自认对知识怀抱无穷无尽的渴望。然而,来到全然陌生的环境里,我居然没有任何作为与见识。
待在某个特定地方的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将来一定还有机会碰到同样陌生的异国环境。但很少人有这种机会。其实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和世界上其他地方有着无聊的重复性,举目所及都是一样的鸟类、动物、水果、天空与人类。这些事物在各地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的行为模式大致相同:鸟儿鸣叫振翅,动物觅食低吟,水果看来麻木而没有活力,天空中的云朵与星辰时有时无,人类都穿着衣服,杀生、吃饭、死亡。先前我就曾多次意识到,伊伏伊伏岛上发生的事情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但是我太过稚嫩,无法体会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现在回想起来,也许塔伦特早就体会到了,而这就是他一直在笔记本里撰写的东西:他所记录的终究并非他的人类学观察,而是岛上的奇闻逸事。)只有老人在观察周遭环境时才会赞叹不已,因为到了我这种年纪,才有办法认清各地的大同小异,而世上的所有问题与奇观都早已有人发现并记录了下来。
我多么希望在一阵等待过后,早上快要结束之际,法阿会突然带着那些人回来,出乎意料、充满戏剧性地把我们包围,就像我们也没想到会被森林里的玛纳玛果包围一样。但是事与愿违,最后,塔伦特与不断摇头的法阿又商量了一下,宣布接下来我们要分头跟各自的向导朝不同的方向出发,他语带含糊地说:“去探索这片区域,寻找线索。”他跟法阿往北朝更高的地方走,艾丝蜜与我分别往东边和西边去。等到太阳西下,再回到树下集合。
现在回想起来,令我震惊不已的是,他的解决方式实在是漏洞百出,只是权宜之计。但这在当时似乎是最合理、实际的选项,我们也只能那么做。在不合理的情况下,任谁都会坚持执行看来合情合理的构想,无论那个构想是多么薄弱而粗疏,多么欠缺周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