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5/8页)
昌济跳到最后那条横梁,来到我身边时,他已经气喘吁吁,说不出话来。他急急地朝我打了个手势,但我没明白这动作的意思。他或许是看见了刚才滑稽的一幕:我摇摇摆摆、手舞足蹈地跳到了悬吊的横梁上,所以他在为我担心。为了告诉他一切安然无事,我举起手,向扼具绳索摸去,想让他看看,锁扣正紧紧扣在安全绳上呢。
但我的手没摸到锁扣。我并没有和最后那条固定绳相连。刚才那一跳、平衡、悬吊,都是在没有安全绳的情形下完成的。要是我掉下去……
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跌跌撞撞迈了三步,紧紧贴在冰冷的峭壁上。悬岩似乎有一种把我推走的意思,就仿佛整座山脉正在向外倾斜,要把我从横梁上推下去。
昌济把罗莫的固定绳拉过来,从扼具的背包中拿出一个锁扣,把我扣在了绳索上。我点点头,向他表示感谢,也不想因为他在这儿而把饭碗丢了。
悬崖弯角的十米外,大滝和远藤在朝我招手。他们又漂亮地钻出了一个孔洞,想叫我跟上他们的速度,把横梁安置上去。
前往布达拉参加达赖喇嘛晚宴的一行人,在公共餐厅吃完午饭便上路了。我在那儿看见了伊妮娅,但除了一道意味深长的眼神交流,以及她脸上露出的让我腿儿发软的笑容,我和她没有在私底下说上什么话。
我们在底层平台集合,有成百上千的工人、僧侣、厨师、学者和脚夫从上面的平台朝我们挥手、欢呼。云层已经开始在东方山脊的低矮隘口间缭绕,但悬空寺上方的天空仍旧蔚蓝一片,高高的平台上红色经幡猎猎作响,显眼得让人咋舌。
我们都穿着旅行服,宴会用的礼服装在防水背包里,我的也在我那个帆布背包里。按惯例,达赖喇嘛的宴会在迟暮时分举行,所以离我们出场还有十多个小时,不过,高路上的旅行就要花上六个小时,而且早先来洛京的信使和飞行员带来了一个坏消息,说是昆仑山外的天气很糟糕,所以大家都生龙活虎地开始了行军。
队伍次序是按礼仪来的。查理奇恰干布——洛京市长,悬空寺的管事——走在最前面,他身后几步外,是和他同级的堪布拿旺扎西,悬空寺住持。在我眼里,两人的“旅行服”比我想象的礼服还要华丽,而且身边围绕着一群像马蜂般的助手、僧侣和护卫。
在两名神父政客身后,乐乐快步行走着,这位年轻的僧侣是现任达赖喇嘛的侄子。之后是桑坦,他已经出家三年,是达赖喇嘛的兄弟。两人步子轻快,很爱笑,一如那些身体和思维都处于巅峰期的年轻人。他们的脸庞呈现出深褐色,一口白牙闪闪发亮。桑坦穿着一件鲜红的爬山用朱巴,在我们一行人沿着通向洛京山谷的狭窄走道往西前进的时候,他在我们队伍中看上去就像是一面会走动的经幡。
孜本夏格巴——达赖喇嘛派来监督伊妮娅建造工程的监工——和乔治同行,后者是我们胖乎乎的建筑工头。乔治有个形影不离的同伴,就是阿布,但他现在不在这儿。因为没受到邀请,阿布有点伤心,他留在了悬空寺。我想,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乔治的脸上没有笑意,他沉默着很少言语,但孜本夏格巴滔滔不绝,舞动着手臂,打着夸张的手势,兴奋地讲着故事。有好几名工人和他们同行,至少是要陪着到洛京。
朵穆的卓莫错奇,这位从南方来的贸易商人着装艳丽,他身边的同伴只有一位,这么多月的高路旅程历来如此——那是一匹超大的柴羊,身上载满了商人的货物。这匹柴羊毛茸茸的脖颈下挂着三个铃铛,随着我们一路前进,铃铛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就像是寺庙的祷告铃。罗莫顿珠会在布达拉宫和我们相会,不过队伍里有一样东西,代表了他的存在:那是柴羊最顶上的粗呢背包,里面装着他的滑翔伞。
我和伊妮娅在队伍的最后面。有好几次,我打算和她说说昨晚的事,但她都竖起食指,掩着嘴唇,不让我说下去,然后朝我们身边的商人和其他人点头致意。我只能和她简单闲聊几句,说了最近几天在悬空寺悬岩宝阁和走道上的工作,但我的脑子仍纠结着那些问题。
不久,我们来到了洛京,那里的坡道和走道上列满了挥舞锦旗和经幡的人群。城市居民从山谷的平台和悬崖的木屋中向他们的市长和我们这些人欢呼。过了山谷城市洛京,就在我们快要抵达前往布达拉的唯一一条索道的起跳平台前,我们遇到了前去参加达赖喇嘛宴会的另一队人马:多吉帕姆和九名比丘尼。多吉帕姆坐在一乘肩舆中,由四名肌肉发达的男性扛着。她是桑顶寺寺主,那座寺里除她之外都是比丘僧,和悬空寺位于同一座山脉上,但它位于三十多公里外的南山,而悬空寺在北山。多吉帕姆已经九十四高龄,她三岁时,被认作是金刚亥母转世。她是个非常自负的人,在六十多公里外的危山之中的羊卓雍错,有座专为比丘尼而建的寺院,名为先知寺。七十多年来,寺众一直视她为寺主、活佛。现在,成了金刚亥母的她,以及九名比丘尼同伴,还有约三十多名抬舆的男人和护卫,正等在索道旁,将肩舆那硕大的扣钳链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