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集(第7/11页)
豆蔻已经完全没有意识了,血顺着她的腿流到车内的地毯上。
拉贝坐进副驾驶的位子,一面交代司机:车开得稳一点,这孩子浑身都给日本兵扎烂了。
南京街道 日/外
车子缓缓启动,车轮轧在落着一层雪花的路面上。
安全区/金陵大学医院/走廊 日/内
两辆推车飞速地沿着走廊被推过来。
飞转的车轮和奔跑的脚在水门汀地面上发出回音。
安全区/金陵大学医院/手术室外间 日/内
威尔逊医生在两个护士的辅助下迅速穿上手术衣,带上帽子和口罩。
安全区/金陵大学医院/手术室 日/内
手术室的两扇对开的门从外面被推开,首先进来的是豆蔻那辆推车。
威尔逊:上一号手术台。立刻止血,输血。
护士甲、乙:是。
威尔逊:麻醉准备。
麻醉师:准备好了。
第二辆推车也接踵而至。
威尔逊:这一位伤员,上二号手术台。强心针。氧气。
护士丙:是。
人们像战士一样,迅速而沉默地投入了工作。
护士丁:(英文) 这个小姑娘,身上有三十六处刀伤……
威尔逊:(英文) 三十七。
护士丁:(英文) 嗯?
威尔逊:她挨了三十七刀。生命太顽强了!按说已经停战十七天了,可我每天还是从早到晚做手术,缝合刀伤,挖取子弹,不比打仗的时候空闲。
护士甲挂上血浆。
威尔逊:(英文) 这才三百CC,怎么够?
护士甲:(英文) 库存不多了,那个伤员也需要输血。
威尔逊:(略微沉吟) 小姑娘是A型血,我可以输给她。
护士甲:(英文) 不行!你这么劳累……
威尔逊:(英文) 我的助理从来不对我说不行。
护士甲瞪着他。
威尔逊把衣袖撸起,拿起一根橡皮管,一头咬在嘴里,往自己胳膊上系。
威尔逊:(英文) 我实习时候,这种初级课程,我的成绩都不错,难不倒我的。
护士甲只好上来,接过橡皮管。
威尔逊:请快一点。生命正在流失。
护士甲拿起酒精棉球。
井内暗室 日/内
一个玩具般的小铁桶沉入井水,吊起一小桶水来。
那位母亲把小桶拎进暗室的口端,回头看了一眼。
油灯的昏暗光圈里,浦生昏睡的脸毫无生气。
大宝妈把一块破布投在井水里,拧干,搭在浦生的额头上。
兄弟俩看着母亲精心地照料这个萍水相逢的男孩,眼里透出爱戴和敬意。
大宝妈又从小桶里舀出一半碗水,把一个干裂的馒头掰开,放在水里。慢慢地,碗里的碎馒头和水溶成半碗糊糊。
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在这里就是这样勉强存活的。
大宝妈:(小声地) 那个小姑娘不晓得怎样了,是不是还活着?
大宝:日本兵都是公猪,种猪!为什么他们不在自己国家里做种猪,非要跑到别人国家来做猪呢!
大宝妈:我真懊悔,没把她留下来。
大宝:可是,这里已经这么挤。
大宝妈:(叹息) 再挤还能挤死人吗?
二毛:妈,那些说要奖赏我们大米的,是不是另外一种日本人?
大宝:什么另外一种日本人,世界上就一种日本兵!还不是哄着我们回家的?
大宝妈:也不晓得动的什么歪脑筋,骗我们回家!
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办公室 日/内
一部收音机里传出带杂音的女子的声音,带着浓重的日本口音:(英文) 安全区大部分的南京市民,已经平安回到自己的家园,正在接受日本军队的粮食补助,平均一户五十斤大米,超过五人的家庭,每户七十斤。南京市民们都非常高兴,感谢日军为他们带来了安宁、秩序、富足的1938年。
正在收听广播的史密斯和魏特琳相互看了一眼,都觉得此事荒诞得不值得他们辩驳亦或讨论。
史密斯转换了一个波段,短波的杂音非常大,史密斯专注地微微拧动旋钮,搜索着电台。
一个男子的声音播放出来:(英文) 日本民间观光团昨天下午在上海十六铺码头登陆,受到了当地日侨和几千名中国友好人士的热烈欢迎,观光团今天将离开上海,前往南京,中国的前首都,参观访问。据说南京市民对日本观光团十分期待,已经自发组织了三千多人的欢迎仪式,明天将在南京的下关码头盛情举行。
史密斯:(嘲讽地) (英文) 我怎么不知道下关码头能装得下三千人?
魏特琳:(英文) 一个礼拜前,直升机就开始撒传单,用奖赏粮食诱骗难民离开安全区,回家去,看来也是为了做这场戏!我估计他们还要安排观光团到南京市民家里慰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