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第2/10页)
胡子日本老兵问旁边一个戴眼镜的日本兵:(日语) 他啰嗦什么?
眼镜日本兵:(日语) 好像说,这是银子,梵蒂冈的,古董……
胡子日本兵推了一把法比,法比向后趔趄着,手拉住长椅的扶手,才没有栽倒。
胡子日本兵:(日语) (欢呼) 古董银蜡台,到黑市上能换一听肉罐头了!
法比:(日语) 哎哎哎!你们不能抢东西啊!
此刻从楼上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尖叫。
法比抬起头,见二楼回廊上的日本兵们都向一头跑去,并欢呼雀跃。
法比拔腿向楼上冲去。
教堂/厨房 日/内
几个日本兵打开柜子,敲打柜子的背板,一面把耳朵凑上去听,想听出是不是夹墙。
一个日本兵觉得烤箱的位置放得奇怪,走过来琢磨着。
他试着推了一下烤箱,没有推动,另一个日本兵过来帮他推。
教堂大厅却传来欢呼声。
某日本兵:(画外音) (日语) 厕所里藏了个花姑娘!
那几个日本兵立刻放弃了烤箱,争先恐后冲出厨房。
南京街道 日/外
孟繁明骑着自行车从马路上走来。
到了一个日本兵的哨卡,他隔了老远就下车,从衣服里掏出通行证,然后向哨卡走去。日本兵检查了他的通行证,开始搜身。孟紧张地张开两臂让日本兵搜查他。
日本兵打手势放行。
曾经的藏玉楼/大门外 日/外
孟繁明停下自行车,向站在门口的哨兵出示自己的通行证和名片。
曾经的藏玉楼/二楼/黑岩书房 日/内
黑岩看着孟跺着脚,搓着手,然后又用两手去暖耳朵。
他身后的桌面上,放了一张旧报纸,上面有张照片,穿着水手裙学生装的女学生们在合唱,黑体字的大标题为:“圣·玛德伦教会女中唱诗班与美国大使共庆圣诞”。
敲门声响起。
黑岩:(日语) 请进。
从打开的门口,进来一个勤务兵。勤务兵立正敬礼:(日语) 报告大佐,那个姓孟的中国人求见。
黑岩:(日语) 请他进来。
勤务兵:(日语) 他说他给您带来了礼物。
黑岩:(日语) 嗯。
黑岩的眼睛始终看着楼下的孟繁明。
勤务兵退出去,黑岩摁了一下录音机的按钮,磁带开始旋转,发出沙沙声响,渐渐地,杂音被管风琴的奏鸣取代:《圣诞夜》壮美的前奏升起在这个没有多少温暖的房间里。
黑岩看见楼下的孟繁明从自行车上取下打气筒,不知怎么一拧,打气筒被拧开了,他从里面倒出来一个硬纸壳做的圆筒。一贯不为所动的黑岩此刻也为孟的奇怪举止吸引,出神地观察他。
管风琴的前奏引出一群女童合唱的圣歌《圣诞夜》
“寂静的夜,神圣的夜……”
黑岩回到桌子前面,合着歌声看着照片上那一个个半是儿童半是少女的合唱队员,那一张张留着童花头的脸……
曾经的藏玉楼/门厅 日/内
孟繁明前面走着一个勤务兵,后面跟着一个持枪的警卫走进门。警卫把孟手里的硬纸壳圆筒拿过来。
孟繁明:(中文) 这里面是画。(英文) 画。
他示意警卫怎样打开圆筒顶端的小盖子,从里面取出一个画轴。
曾经的藏玉楼/黑岩办公室 日/内
敲门声。
黑岩:(英文) 请进。
他回过头,见门轻轻打开了,孟繁明站在门口。
黑岩:(英文) 请进。
孟鞠了一躬,脱下鞋子,穿着袜子走进来。
孟繁明:(示意画轴) (英文) 给您带了一样礼物,不成敬意,我相信您一定会喜欢。
黑岩不动声色地看着他。
孟繁明:(表示要展开画轴) (英文) 可以吗?
黑岩:(英文) 请。
孟繁明把画轴放在桌面上,仔细地,爱护地解开绳子,展开一幅中国画;一幅八大山人年轻时代的作品。
黑岩看着画面上的一对鹧鸪,眼里流露出欣喜。
孟繁明:(英文) 这是家父的珍藏,家里其他书画都让我母亲带到后方了,只有这一幅,放在我父亲书房的柜子里,遗漏下来了。
黑岩读着画面上的题字。
孟繁明:(英文) 这位画家是中国明末清初最有名的画家。
黑岩:(英文) 我知道他。当然,(他转向孟,含而不露地一笑) 我也知道这幅画的价值。孟先生把这样一件国宝级的礼物送给我,我应当怎么谢你呢?
孟繁明:(英文) 我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把我的女儿和她几个同学带到后方去。那几个同学的父母非常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