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第13/13页)

[125]一些人批评政协是因为参加会议的是各政党的代表,没有人直接代表人民。但是因为它是真正的多党会议——至少在原则上是这样——它扫除了和平建立宪政政府的所有障碍,所以大多数自由派认为政协决议是他们所认为的政治妥协的基础(参见此处)。

[126]王芸生:《中国时局前途的三个去向》,《观察》,1946年9月1日,第5页。

[127]张东荪,第6页,参见此处。

[128]储安平,第7页(参见此处)。想要了解类似但是更详细的对于民盟的批评,见温复(音):《小心,中国民盟》,上海《周刊》,1946年6月8日。

[129]常明,第33页(参见此处)。

[130]周钟歧:《论革命》,《观察》,1947年1月25日,第10页。周曾经是广州岭南大学的一位教授。

[131]《何处是归程?》,《观察》,1948年7月17日,第11—12页。

[132]这个传言曾经在胡适1946年从美国回来后的一段时间内流行甚广。作者特别提到民主社会党的张君劢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博士”,但是在领导他的政党的时候却表现平平。作者评论道,政治和教育是两码事——在政治和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也不一样。作者认为胡适能够提出大方向的意见,但还是怀疑当涉及维持一个政党所必需的、实质的计划时,他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领导。见:《胡适的态度》,《观察》,1946年9月1日,第21页。

[133]南京《新民报》,1948年4月1日。

[134]南京《新民报》,1948年4月8日和11日。

[135]来自南京版《新民报》1948年4月11日和5月7日的两篇社论。这份报纸由于触犯了《新闻法》第21条在7月8日被永久停刊。第21条规定,出版物不得扰乱公共秩序和损害国家利益。该报纸被控告散播共产党的宣传,损害政府威信,以及批评政府在共产党武装夺取开封后对该地狂轰滥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