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第11/13页)
[87]伍启元,第3—4页(参见此处)。
[88]储安平:《评蒲立特的偏私的不健康的访华报告》(参见此处)。秦峰(音)也给出了相似的论点:《马上得之,马上守之,马上失之》,《时代批评》,1948年3月15日,第3—4页。
[89]第四章的大部分基于自由派作家与刊物的报道。
[90]潘子明:《松花江畔的阴阳界》,《观察》,1947年7月26日,第19页。
[91]长春通讯员(参见此处)。
[92]上海《时事新报》、《新闻报》、《中央日报》、《时代日报》,1946年6月24日;上海《文汇报》、《大公报》,1946年6月25日。
[93]潘子明(参见此处)。一则沈阳的新闻报道了1946年夏天该市的5000名难民学生。这些学生中的2000名要求不用参加规定的考试,秋季录取入学。学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部分是因为据说大学录取办公室的人员出售考试试题。见:天津《民国日报》,1946年8月16日。沈阳的10万难民在一份美国大使在1947年11月26日的报告中有提及(《美国的外交关系》(1947年),第378页)。
[94]德克·博迪:《北京日记》,第31—33、65—68、74—77、100—103页。然而不是所有的在北平的学生难民处境都这么悲惨。博迪提到1948年11月,超过2000名学生从保定撤出,被安排住在北平市郊的寺庙里。他们由老师陪伴,老师给他们上课,鼓舞士气和维持纪律。
[95]梅尔比:《天命》,第281—282页。
[96]其中最严厉的批评来自周鲸文。周鲸文自己就来自东北,他认为该事件是国民党政府给予东北人民众多伤害的其中之一(周鲸文:《为枪杀东北流亡学生控诉南京政府》,《时代批评》,1948年7月15日,第1—2页)。
[97]来自栖霞山的信,1948年4月16日(《观察》,1948年4月24日,第2页)。
[98]由国民党控制的东北城市中,所有报纸都被政府、国民党或军队控制或监管。所以随着战事的进行,公众几乎无法得到独立的信息来源。但是依旧有一些作家和记者试图调查和报道东北局势的进展。文中的概述基于对以下选文的比较参考。
《观察》:
(1)沈阳通讯员,1946年11月9日,第16—17页;
(2)沈阳通讯员,1946年12月21日,第17—18页;
(3)长春通讯员(见注81),1947年3月1日,第17—19页;
(4)何永佶,1947年7月12日,第4—5页;
(5)潘子明,1947年7月26日,第19—20页(参见此处);
(6)高超,1948年2月28日,第17—18页(参见此处);
(7)梁实秋,1948年3月6日,第19页(《世纪评论》,第3卷第9期,参见此处);
(8)观察通讯员,1948年3月13日,第15页;
(9)沈阳通讯员,1948年3月20日,第17—18页;
(10)钱邦楷,1948年3月27日,第16页(引自《青岛日报》,1948年2月19日);
(11)高超,1948年4月3日,第17页;
(12)沈阳通讯员,1948年4月10日,第12页(参见此处);《时代批评》:
(13)汗奇,1947年8月16日,第25—29页;
(14)春生,1948年6月15日,第35页(参见此处);
(15)周鲸文,1948年7月15日,第1页(参见此处)。
[99]李宗仁表示将东北分为九个省的决定基于一个由吴鼎昌和“政学系”其他成员领导的委员会的建议。这个委员会是蒋介石委任的,以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政府回到该地区之前先对该地区有所研究(《李宗仁回忆录》,第46章,第1页)。在这段时间,据说指派到东北的官员中,“政学系”的成员占了大多数。
[100]参见此处,欲了解云南的情况,见第三章中的“一二·一运动”一节。
[101]参见此处,第19页。
[102]各种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言在此时疯传,内容都是关于为释放张所做的谈判。其中一则有趣的传言是:蒋介石提出在1946年释放张,条件是他答应“利用他的声望使得东北能够倒向国民党一边”,少帅拒绝了他的提议。(爱泼斯坦:《未完成的中国革命》,第375页)
[103]参见此处,第15页。
[104]欲了解对共产党在东北表现的一个可对照的观点,见第六章。如果政府在东北的表现能够少招致批评的话,地方主义和少帅不减当年的威信本来不会在东北政治局势中占如此重的地位。然而在政府广受批评的情况下,地方主义问题的重要性怎么往高估计都不过分。美国领事馆的官员在1947年的报告中反复强调地方主义——写到当地人们日益增长的反感和没有他们的支持政府就无法打败共产党,捍卫该地区。然而政府甚至摒弃了送到面前的这样的帮助。比如,一个广受支持的、由当地人组成的东北动员委员会,提议组成一支当地武装与共产党做斗争。该提议遭到拒绝。马占山将军是一名骑兵军官,在老帅和少帅手下都做过事。他同意为政府工作,并被任命东北司令部代理司令。但是上面从来没有给他分配任务,也没有让他带领军队。见美国国务院编:《美国的外交关系》(1947年),第141—142、144—145、152、156—157、175、210—211、232—235、292—293、307、330、398—399、404、708—709、7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