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回来了!”(第9/55页)

九月底,麦克阿瑟从情报得知:日本驻中国关东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山下奉文大将已授命调往菲律宾。山下在马来亚和新加坡作战中,表现了高超的丛林战指挥能力和坚定的决心。如果他防守吕宋和菲岛,整个战役一定会非常艰苦。山下奉文有驻瑞士、德国、奥地利武官的履历,又担任过日本陆大兵学教官,熟知欧美战术。这一点在他对英将帕西瓦尔的攻击中就显示出来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上看,山下都是麦克阿瑟旗鼓相当的对手。

麦克阿瑟于是决定在莱特岛登陆。

莱特岛的面积在菲律宾群岛中排第八。它的位置在以吕宋和米沙焉群岛为主的北菲律宾以及棉兰老为中心的南菲律宾之间,非常重要。美军一旦占领它,就可以把菲律宾群岛一切为二,然后各个击破被孤立的海岛上的敌军。鉴于敌军的统帅非等闲之辈,敌军数量又多,菲律宾又远离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各个后勤补给基地,麦克阿瑟袭占莱特岛后,日军将会从南北两面进行增援。莱特将成为“铁砧”:它将吸引日军蜂拥而来,并把他们歼灭在莱特。在莱特岛上消灭的日军越多,攻占吕宋和其他海岛就会更轻松些。

麦克阿瑟的作战设想,和日军统帅部的“捷一”号作战方略不谋而合。日军指挥机关,也认为莱特一失,菲岛防务动摇;菲岛一失,从南洋输往日本的石油、橡胶、锡和大米等将被切断,日本的战争手段也将丧失掉。日本天皇裕仁在山下晋谒的时候,尖细而缓慢地对山下说:“……帝国安危重任,皆落于驻菲部队之肩上。”米内光政海相也对山下讲:“菲岛是‘天王山’(丰臣秀吉击败明智光秀的古战场)。请好好干吧”。

另外,由于战线缩短,哈尔西海军上将重新返归海上,指挥第三舰队。他同麦克阿瑟在所罗门群岛之战中交谊甚笃,答应全力掩护麦克阿瑟的登陆部队。这样,除了一直跟随麦克阿瑟的金凯德中将的第七舰队之外,又多了哈尔西的主力,麦克阿瑟决定断然攻击莱特湾。

“公牛”·哈尔西实在很够朋友。“纳希维尔”号一路上远征菲律宾的航程,哈尔西就率领庞大的第三舰队猛烈地空袭了吕宋、冲绳,特别是台湾岛。

台湾是日本本土列岛通往菲律宾的中间站,面积三万六千平方公里。山高林密、溪流多而湍急。西方人长期以来一直管它叫做“福摩萨”,这个葡萄牙称呼浸透了对中国人民的蔑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一六六一年,明将郑成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最后赶走了荷兰殖民者。一八九四年日清战争以后,日本鲸吞了台湾,一方面血腥镇压了台湾人民的反抗,一方面投资开发,加紧消化它。到一九四四年,日本在台湾已经修了七十多个飞机场。当年轰炸吕宋岛克拉克空军基地的飞机就是从台湾起飞的。

哈尔西采取了挑逗和诱杀的战术。他已经六十二岁了,海风吹皱了他的脸颊,使他深陷的双眼随得更深。岁月催人老,他早已经超过了一个前线舰队司令的年岁。他在海军里整整干了四十年,方方的下巴上却带着一股怨恨。连他的父亲老威廉也打沉过四条西班牙船,而他身为海军上将,却没捞到打一场纳尔逊、彼梯和东乡平八郎式的世界性海战。由于一系列的阴差阳错,好机会全都轮到斯普鲁恩斯去消受了。

他采取了空前冒险的行动,把第三舰队的十来条舰队航空母舰从加罗林群岛的乌利西环礁拉出来,渡过一千海里的菲律宾海面,在台湾东南一字儿排开,不顾兵家之大忌,把珍贵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暴露在日本陆基航空兵的威胁下,引诱它们出来挑战。

马里亚纳海战以后,日本海军航空兵精华尽丧,只剩下一些没有飞完航校课目的年轻学员。他们毫无战斗经验,根本不是久经沙场的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对手。让他们去攻击美舰,只能是自取灭亡。

可是,日本军阀发动战争本身就是自取灭亡。何况,诱惑毕竟是诱惑。

台湾各机场上的日本飞机都升空作战了。它们除此之外也无可选择,稍有犹豫,就会被哈尔西的舰载机把它们炸毁在地面上。它们一群群扑向哈尔西,于是爆发了一场战争史上最大的陆基飞机对母舰飞机的空战——台湾空战。

哈尔西的计谋成功了。

他的“台湾猎火鸡”比斯普鲁恩斯的“马里亚纳猎火鸡”收获还丰富。因为日本的飞行员技术更差,大部分陆军飞行员从未受过攻舰训练,无论是水平投弹还是俯冲投弹精度都不高。何况他们训练课目的内容是如何对付敌人的地面部队,而不是拥有大量防空炮火、无线电近炸引信、战斗机防护的机动舰艇,这些舰艇从三千米的空中看去,大的不及火柴盒,小的简直象一粒豌豆。哈尔西的部下击落了六百余架日本飞机。这些飞机本来是准备派往菲律宾的。这一下子可帮了麦克阿瑟的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