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战争的第十九年。大港战役。雅典军队的撤离和覆灭。(第11/11页)

[44] 即虽然形势似乎已迫使他们立即离去。

[45] 参阅修昔底德,VII. 60。

[46] 史译本此处译为“第三天”。

[47] 由此可知,习惯上,雅典重装步兵或骑兵出征时,都有仆人随侍左右。

[48] 约合7400米。

[49] 退却的第二天。

[50] 约合3700米。

[51] 克译本和昭译本此处皆为“很多英里”。

[52] 退却的第三天。

[53] 退却的第四天。

[54] 参阅修昔底德,VI. 70。

[55] 退却的第五天。

[56] 史译本为“五六斯塔狄亚”;谢译本(第568页)为“4斯塔狄亚多”。

[57] 现在的喀西比利河(Cassibili)。

[58] 现在的卡瓦拉塔河(Cvallata)。

[59] 退却的第六天。

[60] 约合9200米。克译本此处为“五六英里”。

[61] 参阅修昔底德,VII. 57。

[62] 退却的第七天。

[63] 退却的第八天。

[64] 现在的法尔康那拉河(Falconava),又叫阜姆–狄–诺托河。

[65] 修昔底德斯没有提及雅典阵亡者具体数目,据狄奥多拉斯(XIII. 19)记载,死在河中者1.8万人,被俘者7000人;但是很明显,他把德摩斯提尼的军队也包括在内了。

[66] 没有超过1000人。因为俘虏总数是7000人(修昔底德,VII. 87),其中6000人是德摩斯提尼的军队(修昔底德,VII. 82)。但是实际上,在最后投降的前八天,雅典军队的总数是4万人,由此可见雅典人损失之惨重。参阅史译本,第4册,第174—175页。

[67] 参阅修昔底德,V. 16。

[68] 雅典演说家吕西亚斯(XIX. 47)提到,他拥有财产多达100塔连特,财产主要是银矿,在劳里昂银矿中,使用着1000名奴隶(色诺芬:《论收入》,IV. 14)。

[69] 后世对尼基阿斯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亚里士多德在其《雅典政制》(XXVIII. 5)中,认为尼氏是雅典历史上公认的三位最优秀的公民之一。

[70] 这样的口粮数额只有奴隶口粮的一半。把这份口粮和在斯法克特里亚岛被俘虏的斯巴达人的口粮比较一下,更可以看出它是多么少了。在斯法克特里亚俘虏的斯巴达人的口粮是:“每人大麦饭2夸脱,酒1品脱”(修昔底德,IV. 16)。

[71] 根据普鲁塔克(《传记集·尼基阿斯传》,XXIX. 1—3)记载,许多人得到了自由,其余那些已经跑掉的雅典人,依靠朗诵欧里庇得斯的诗句以维持生活,因为欧里庇得斯在西西里人中间,比任何其他外国诗人都要流行些。这些生还者归途中表示对欧里庇得斯的感激,无疑,这是诗人所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最甜蜜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