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汉城面临第二次危机”(第7/8页)
这时,第180师位于北汉江以南之汗谷、正屏山地区坚持阻敌作战,该师两翼暴露。
当日上午,第60军接到兵团的电报:
由于运输缺乏,现战地伤员尚未运走,12军5000伤员全部未运,15军除已运走者外现水泗洞附近尚有2000不能行动之伤员,60军亦有伤员千余人,为此决定各部暂不撤收,并于前沿构筑工事,阻击敌人,运走伤员后再行撤收。
韦杰、袁子钦等军领导一致认为,应立即按兵团首长指示执行,令第180师在北汉江以南坚守3至5天。
此时,第180师右邻部队已经联系不上,敌人已从该师右翼迂回突进十多公里,该师撤出阵地,正准备转移,突然接到了军部的命令。
“把主力撤过江北,江南只留少数部队掩护,以免陷于被动。”师参谋长王振邦建议。
“我们仍留在江南,势必三面受敌,而且背水作战是兵家的大忌呀!”副师长段龙章也担心地说。
“你们所说的问题,我也想到了,问题是这么多伤员还没有运完,上级要求暂不撤收。因此,没有上级新的指示,我无权改变就地掩护的命令。”师长郑其贵否定了两位师首长的建议。
就这样,第180师失去了摆脱危局的最好时机,并且越陷越深。
24日晚,第60军首长意识到第180师已处于危险境地,立即下令该师北渡。当夜,第180师利用夜暗偷渡过了北汉江,于天亮前全部到达春川西北之鸡冠山、驾德山、北培山地区,继阻击北犯敌人,此时接援部队未能到达。
26日,敌人已形成对第180师的包围,师长郑其贵命令各团开始突围。27日,第180师除师长郑其贵、副师长段龙章、参谋长王振邦、第539团团长和第538团参谋长等撤出及突围共4000余人外,损失7000余人。其中,突围牺牲2000人,被俘5000多人,部分人员吃野菜、野草中毒,还有部分人员失散。
随着中朝军队全线防御部署的完成,“联合国军”的追击行动已被阻止。整个战局已趋于稳定,“联合国军”被阻止在三八线附近之汶山、高浪浦里、三串里、铁原、杨口、明波里一线,敌我双方均转入防御,第五次战役遂告结束。
4 零敲牛皮糖战术
毛泽东说:“像我们湖南家乡卖牛皮糖,用铁锤一小块一小块地敲下来,一毛钱也卖,一分钱也卖,卖多少敲多少,‘零敲牛皮糖’。”
5月下旬的中南海,阳光明媚,春色满园。望着窗外的秀美风光,毛泽东又点燃了一支香烟,深深地吸一口。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连续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战役。经过近8个月的浴血奋战,志愿军同人民军一起共歼敌23万余人,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南北附近地区,收复了朝鲜北半部领土,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次战役的实践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没有海军、空军的支援配合和装备极为落后的情况下,是可以同现代化装备的美军进行作战的。但是由于敌我技术装备悬殊,特别是志愿军无空军掩护的情况下,在作战中出现了许多困难。志愿军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难以大量歼灭敌人的重兵集团,在作战中可以一次包围美军一个或几个师,但都难以达成歼灭任务,因为,美军全系摩托化装备,有大量的炮兵、坦克和航空兵,机动快,火力强。我军则主要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而且主要是在夜间,后方供应又受到很大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实施大的迂回包围,向敌深远的战役纵深发展突击,歼敌重兵集团,客观上是困难的。在发起战役进攻后,如不能在第一个夜晚基本上完成战役迂回任务,打乱敌人战役布势,而在战术上又未能完成分割包围敌人,则尔后战役的发展将十分困难。因为敌人可以利用其优越的技术装备条件迅速改变其不利态势:或迅速增援其被围部队,凭借其优势的炮兵火力在大量坦克、飞机掩护下进行突围;或将已被打开的缺口迅速堵塞;或收缩兵力形成新的防御。而这些,依志愿军当时的条件又难以制约敌人。
想到这里,毛泽东提起笔,起草了一份给彭德怀的电文:
历次战役证明我军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师,甚至一个整团,都难达到歼灭任务。这是因为美军在现时还有颇强的战斗意志和自信心。为了打落敌人的这种自信心以达最后大围歼的目的,似宜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营,也就够了……打美英军和打伪军不同,打伪军可以实行战略或战役的大包围,打美英军则在几个月内还不要实行这种大包围,只实行战术的小包围,即每军每次只精心选择敌军一个营或略多一点为对象而全部地包围歼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