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汉城面临第二次危机”(第6/8页)
彭德怀决定集中志愿军东线第9兵团和朝鲜人民军前指3个军团,第一步包围歼灭在县里地区的南朝鲜军3个师后,再歼灭南朝鲜军第7师;第3兵团割裂美军与南朝鲜军的联系,积极牵制、阻击美军第10军不得东援,并力求歼灭美军第2师一部。西线第19兵团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为迷惑敌人,提前于5月上旬即开始行动,进逼汉城附近。
西线第19兵团和人民军第1军团开始在汉城方向和汉江下游实施佯动,不断地袭扰敌人,同时,还在清平川、磨石隅里及汉城以西,公开调查汉江以南地形等情况,摆出中朝军队迂回汉城及渡江南进的姿态。
李奇微被中朝军队的佯动所迷惑,惊呼“汉城面临第二次危机”。
范佛里特也信以为真,立即下令取消“联合国军”的进攻行动。
彭德怀见诱敌之计已获成功,便下令5月16日向敌人发动猛烈攻击。
这时,南朝鲜军第5师和第7师占据了阿尔蒙德第10军的右翼,而其右邻是南朝鲜军第9师,该师属于刘载兴准将指挥的南朝鲜军第3军团。对美军第9师来说,唯一的补给线是一条山路,这条山路在转回到南朝鲜军第3军团防线之前,有几英里的路线蜿蜒在美军第10军的防区内。
阿尔蒙德不顾刘载兴的恳请,坚持要控制这一狭窄的地段,并且命令刘载兴的一个营保卫山路所经过的那个向外突出的地区。
正在美军和南朝鲜军出现矛盾时,志愿军第9兵团发起猛烈攻击。第20军迅速渡过昭阳江。该军第60师向敌纵深勇猛穿插,其前卫第178团第5连,在连长毛张苗带领下连续突破,沿途打垮敌五次阻击,经大小战斗13次,12小时内前进30公里,及时抢占了合围要点五马峙,为主力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至第二天凌晨,第60师突入敌纵深25公里,攻占后坪里、美山里地区,切断了县里地区南朝鲜军第3、第9师南逃退路。
第27军第81师于第二天凌晨突入敌纵深28公里,切断了县里之敌西南退路,并会同第60师在上南里地区全歼南朝鲜军5个营,将南朝鲜军第5、第7师击溃。南朝鲜军第3师和第7师土崩瓦解,在一片混乱中仓促撤退。为了封闭这一缺口,范佛里特急忙将美军第2师、陆战第1师和第9军调来堵塞。
5月19日,李奇微飞往朝鲜,在第10军指挥所会见了范佛里特、阿尔蒙德和第9军军长霍格。
李奇微与几位指挥官研究了下一步作战方案。他们决定第8集团军应于5月20日发起进攻。第10军应制止敌人在其右翼达成突破,并协同第9军右翼部队发起进攻,第9军右翼由第10军负责保障;第9军应进攻并夺占春川盆地以西的高地;第1军应沿汉城—铁原轴线发起进攻,并负责保障第9军的左(西)翼。第8集团军司令应密切注意这次进攻的进展情况。
第二天下午,“联合国军”发起了反攻。这次进攻的规模不大,没有给中朝军队造成多大威胁。
这时,中朝军队在一个月内已连续进行了两次作战,部队相当疲劳,且粮弹将尽。5月21日,彭德怀发出了结束第五次战役的指示:
一、第五次战役经东西两线出击,取得了歼敌4万人的胜利,破坏了敌企图登陆夹击我军之阴谋,同时锻炼了我新入朝部队的作战经验,争取了准备时间。二、目前由于我运输困难,西线美军又已东援,使我继续进攻增加困难。为此,第五次战役即告结束。三、为争取主力集结休整,总结经验,决将各兵团主力转移至渭川里、朔宁、文惠里、山阳里、元通里之线以北。各兵团留一个师至一个军的兵力,从现地采取机动防御,节节阻击,杀伤敌人。
位于华川以南的马迹山北侧的山坡上,第60军军长韦杰和政委袁子钦等军领导正围着地图,研究下一步作战行动。
第3兵团已接到转移命令,准备23日晚即开始向涟川、铁原、金化、华川一带转移。兵团决定留第60军从加平、春川(不含)开始布防,节节阻击敌人,掩护3兵团主力进至铁原、金化休整。
韦杰、袁子钦接到命令后,感到非常棘手。当时,第60军3个师中的第179、第181师分属第12、第15军指挥,无法在短时间内归建。但命令就是命令,必须执行。他们立即向所属各师发出迅速归建执行掩护任务的电令。
22日,美第7师在飞机的支援下向第60军第180师猛烈攻击,第538团、第539团并肩抗击敌人,伤亡很大,扼守通谷里以北393.1高地被敌占领,第539团防御分队全部牺牲。团长王至诚严令一营坚决反击,夺回阵地。一营三连一排迅速接近敌人,将占领阵地的敌人消灭,夺回阵地。
23日凌晨,范佛里特集中了4个军14个师1个旅的兵力,以摩托化步兵、坦克、炮兵组成的“特遣队”为先导并有大量的航空兵和远程炮兵支援,主要沿汉城至涟川、春川至华川、洪川至麟蹄公路两侧地区,多路实施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