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海岸设防同海军战略的关系(第3/5页)
如果俄国的远东舰队都在海参崴集中,那么就很有可能像在旅顺口那样被围困于海参崴。如果该港能坚守到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赶到之日,那么俄国海军就有两处港口可以选择。只有马山浦这样的位置,东乡平八郎才有机会阻拦两支俄国分舰队。东乡平八郎如果为了阻拦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进入旅顺口,而放弃了对于海参崴的监视,俄国舰队就可出动,两支俄国分舰队就可能集结。一旦会合,俄国舰队不仅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其斗志也会因为集中而昂扬,增加获胜的机会。如果日本监视港口使得俄国分舰队难以会合,则日本海军需要同两支分舰队作战,每支舰队的实力都几乎与日军相当。对一支实力较弱的舰队而言,相继同两支舰队作战的取胜机会要比同两支舰队会合之后作战大得多。虽然如此,日军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他们没有全面修整的机会。
再假设俄国远东舰队位于海参崴,而日军需要同时攻克海参崴和旅顺口,否则波罗的海舰队便有两处港口可供停靠,再加上已经存在的远东舰队,日本所面临的局面将更难应付。战争伊始,俄国就有机会制造这种局面,使日本人进退维谷,从而彻底激化了在海参崴的战争。位于海参崴的俄国舰队可威胁到日本的各个要害,迫使日本分散。由于波罗的海舰队的缺席,日本人便有了可乘之机。旅顺口地理位置特殊,它紧靠日本入侵朝鲜和中国东北(满洲)的起点。在这个有限区域内的俄国分舰队面对的是集中力量的日本海军。日本海军完全不用考虑海参崴,因为它已经被俄国人自己排除在外,所以在激战时,俄国分舰队并未得到来自该港的支援。俄国的错误在于过于重视旅顺口,这是出于错误的“要塞舰队”论,俄国把舰队的地位放在了要塞后边。根据一些目击者评论,旅顺口除了设置大量水雷外,旅顺口的舰队从未利用海上战机,而是被束缚在港口,失掉了击毁日本舰船的机会。
依照普通观点看,略居劣势的俄国舰队如果位于海参崴,便可威胁日本的交通线,迫使日本人围攻和封锁海参崴,在旅顺口他们就是这样表现的。根据当时日军的行动来看,不管俄国舰队是在旅顺口还是在海参崴,日军都不可能被迫中断部队运输的。当日军决心一战时,他们已经清醒地看到,波罗的海舰队起航之前这段时间,就是他们夺取决定性胜利的最佳时机,他们绝对会胜利,尽管自己的兵力不占优势。日军曾预计夺取旅顺口的时间会比想象的更短,而且还能俘获一批战舰。攻克旅顺口后,日军更是信心高涨。即使已经攻克了旅顺口,歼灭半数俄国海军,我们仍可从东乡平八郎发出的信号中看到,他对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所率舰队的密切关注。当时日本政府十分担忧波罗的海舰队。幸好,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迟缓,为日军换来了宝贵的修整时间。
前文已经假设,俄国舰队曾经位于海参崴,日本人必然会对该港进行围攻和封锁,同时围攻旅顺口和海参崴,就会从侵略满洲的陆军中抽取15万人。此外,还有相应激增的军费,将大大消耗日本的资源。毫无疑问,这会成为导致日本求和的因素。一个日本军官就曾写道:“如果旅顺口的俄国分舰队大部分逃回海参崴,我们其后的战争必然困难重重,来自波罗的海分舰队的危险就大大增加了。”可见,如果旅顺口分舰队在战争伊始就位于海参崴,结局就很有可能是我的这个推断。
俄国对于旅顺口分舰队的错误使用富有启发性,其后果来源于“存在舰队”论的错误,虽然俄国人曾经针对暂时较弱的情况制定的总体战役计划是正确的。驻泊于牛庄的一艘美舰的情报官曾经报告,俄国军官一次偶然提到,他们不应该守在辽东半岛,也不应守在中国东北南部,他们应该死守旅顺口,野战军则可边战边退,逐步从辽阳、沈阳退至哈尔滨。在那里,他们便可稳住脚跟,利用聚集在此的部队和物资支援旅顺口。之后他们便以压倒性优势反攻,由哈尔滨来发挥要塞的优势。这种谈论可能来自高级人士的反省,或是来自军方的作战方针。
库罗帕特金所面临的形势与1797年查理大公在法军面前退却完全相同。前一年,查理大公于多瑙河流域获得大捷。关于1797年的形势,拿破仑曾写道:
我将痛击做出要等待我军的敌人,但是他们如果继续退却,与来自莱茵河畔的部队会合对我形成压倒之势,我就困难重重了,意大利陆军的失利也会给共和国带来失败。
库罗帕特金的计划基本上是正确的,当日本表示愿意和谈时,俄军还未退出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