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基础与原理(二)(第2/6页)

贸易的数量和港口与航线的距离都影响到位置的价值。正如大不列颠是德国的眼中钉一样,德国工业、商业、航运发展都会受到大不列颠诸岛的制约。这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国际关系。巴拿马运河也将改变加勒比海附近的各个港口和太平洋许多港口的战略价值;而一旦苏伊士运河关闭,则好望角的各个港口和地中海的那些港口也将受到影响;好望角航线曾经为威尼斯和热那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权首先从属于商业,商业开拓了航线,再由军事控制保护贸易。贸易的流通方向和流通数量,一旦发生变化,人类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也将发生改变。

在陆上,战略据点总是有公路经过,或者有公路在此汇聚或交叉,甚至天然障碍迫使公路在此汇聚成一条隘路。海洋比陆地开阔,很少有障碍,但是一旦它出现就不可逾越,舰船只能迂回绕过海上的障碍。在陆上,历史似乎已经说明,没有陆军不能逾越的地方。在海上,舰船只能循着已知的航线。航线众多的地方,每条航线上的各个港口的价值与航线数量成正比。例如,如果有一条从海地岛东端通过向风群岛直到中美洲的航线,在马提尼克岛的洛亚尔港和圣卢西亚岛的卡斯特里港中间断开,就会大大提高这两个港口的价值。又如,巴拿马运河的建成,向风群岛的战略价值就大大提高了。

二、军事力量

接下来,我们研究战略价值的第二个要素,即军事力量。

一处港口的牢固取决于许多有利的和不利的要素,所有这些要素可以归入防御和进攻范畴。

(一)防御

港口的防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防御海上或陆上的攻击。

港口设防其实目的还是在于派出军舰出击,海面正好是港口的前沿阵地,陆地的一侧则是它的后方。

在日俄战争中,旅顺口面对陆上和海上的攻击也都进行了防御。日本海军的这次围攻,证明了我的一个观点,即港口防御主要依赖于陆军。在旅顺口,俄国海军完全没有对防御做出贡献,他们本可以依靠港口的物质条件以出击作为防御的手段。在任何总体战略中,防御意味时间。俄国人如果在旅顺口坚守下去,就能为波罗的海舰队赢得时间,只要他们能坚守住,陆上战役就能使日本人一筹莫展。

俄国人曾主动抓获了一艘日本运输船,船上载有用于进攻旅顺口的大部分攻城大炮。这次攻击敌人的交通线,除了使日本人遭受损失外,还令其不得不分出精力保护交通线,从而有效地削弱了日本人的围困力量。这种活动可以看作是攻势防御。它是任何防御计划所必需的。拿破仑曾说过,单纯依靠防御,没有任何进攻,任何位置都无法坚守,必须不断地扰乱敌人,才能阻止他获胜。在海岸防御配系中,这些反击、扰乱、骚扰(即攻势防御),均由海军承担。

狭义的防御,当活动仅限于击退敌人直接的进攻时,主要由陆军承担。因此,海军军官不用分派陆军执行这种防御的准备工作,应交由工兵负责计划防御工事及施工。对陆防御工事所需的范围,以及维持这些工事所需的守备部队的数量等,均属于陆军军事学识问题。

若需在国内和海外选择海军场站,必须由陆军、海军共同协商之后决定。事实上,凡是涉及海岸作战的每个问题和每项准备,都应由陆、海军共同联合完成。有配合就会有冲突,而指挥官则需要尽可能地协调它们的工作,排除万难地突出各兵种的优势。身为指挥官,如果他胆怯怕战,而力求避开危险,就不可能在战场上赢得胜利。

旅顺口还证明了一条真理:海岸要塞受陆地攻击而被占领的危险大于海上攻击。原因在于,舰船和浮动设施无法安装与陆上工事一样的大炮。另外,水雷也在旅顺口证实了它的威力。但是,这些并不能威胁陆上要塞。因为,在炮台所及范围内的舰船都不是它的对手,一艘舰船无法与一座与其造价相同的炮台抗衡。当然,炮台也没有舰船的机动性。炮台以其笨重发挥守势力量,舰船以灵活机动创造机会。

四面皆水的国家或与军事力量较弱国家接壤的国家,往往只针对来自海上的攻击来防守自己的港口。然而,海军的任何活动,都需要依托基地,而基地为海军提供防御和进攻的基础。因此海军基地应该确保陆上和海上的安全。伍德将军在波士顿附近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就是为了向世人证明,该城需要有陆上防御。商业港口的设防应该考虑到下述情况:如果敌人想要夺取一个商业港口,仅靠派出一支小股登陆部队实行奇袭就能达到,因为一个商业港口是不足以让他派出庞大海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