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众神的末日:第三帝国的末日(第9/17页)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要他领导的了,而且他的生命也要结束了,他可以安全地同爱娃做几小时的夫妻。
戈培尔找来一位名叫瓦尔特·瓦格纳的市议员,他当时正在离总理府几排房子不到的一支人民冲锋队的队伍里作战。这位感到惊奇的议员在地下避弹室的一间小会议室里主持了结婚仪式。从现在仍保存着的结婚证件中可以看出元首的一位秘书称为「死婚」的部分情况。希特勒要求,「由于战事的发展,结婚预告只能口头宣布,其他一切拖延婚事的事情均需避免」。男女双方宣誓他们是「纯亚利安人种」,而且「没有使他们不能结婚的遗传病症」。死到临头,这位独裁者仍坚持要遵守形式,只有在填写他父亲的名字(出生名为施克尔格鲁勃),母亲的名字和他们的婚期时他留下了空白。他的妻子签名时先用「爱娃·勃劳恩」,写到「勃」字,就划掉了重签上「爱娃·希特勒,原姓勃劳恩」。戈培尔和鲍曼作为征婚人也签了名。
在简短的仪式之后,元首的私室里摆下了阴森森的结婚早餐。席上有香槟酒。除了他的秘书们、留下来的将领克莱勃斯和布格道夫、鲍曼和戈培尔夫妇外,他连素食厨师曼齐阿里小姐也请来参加婚礼宴会。有一阵子谈话集中在过去的黄金时代,以及鼎盛时期中党的同志们。希特勒怀念地谈到他在戈培尔结婚时做傧相的情景。即使到了最后的时刻,这位新郎还免不了老习惯,要说个不停,回顾他这戏剧性的一生中的各个高潮时期。他说,现在全完了,国家社会主义也完了。死对于他倒是一种解脱,因为他的相交最久的朋友和支持者都出卖了他。结婚宴会上笼罩着阴郁的气氛,有些客人噙着眼泪溜掉了。希特勒最后也溜掉了。他在隔壁房间里,把一位名叫格特路德·荣格夫人的女秘书找来,开始口述他的遗嘱。
四 希特勒的遗嘱
他的遗嘱是两个文件。正如希特勒所希望的,遗嘱已被保存下来。它们同其他的文件一样,对于本书是很有意义的。它们证实了这个曾经以他的铁腕统治德国十二年多、统治大部欧洲达四年之久的人物没有从他的经验中学习到任何教训。即使是从多次挫败和毁灭性的最后失败中,他也没有能够吸取任何教训。不错,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曾回想起他年轻时在维也纳街头流浪的时代,曾回想起他早期在慕尼黑的喧闹的啤酒馆时代。他咒骂世界上一切的坏事都是犹太人干的,不断吹嘘他那半瓶子醋的宇宙理论,叹息命运再度击败德国,使它不能得到胜利和征服的机会。他把他对德国民族和全世界的遗言看作是对历史的最后的呼吁。希特勒在这个遗言中,重弹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的空洞的老调,又加上了些最后的谎话。作为一个已无可救药地被绝对权力完全腐化了的醉心权势的暴君的墓志铭,这个遗言再也恰当不过了。
希特勒称之为「政治遗嘱」的东西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他对后代的呼吁,第二部分是他对未来的具体指示。
自从我竭尽绵薄,在德国被迫参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充当一名志愿兵以来,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名主中唯一指导着我全部思想、行动和生活的是我对人民的热爱和忠诚。这种热爱和忠诚给了我力量,使我能够作出人世间最艰难的决定——
说我或者任何其他的德国人在一九三九年要战争,是不真实的。需要和煽动战争的,完全是那些犹太血统的或为犹太人的利益服务的国际政容。
我曾经为限制和控制军备提出过无数次建议,这是后代任何时候也抹煞不了的,也不能把战争爆发的责任推到我的头上。我也从来没有希望在可怕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还会再有一次以英国或美国为敌的世界战争。时光会飞逝,但是在我们城市和建筑物的废墟上,对最终要负责任的人们的仇恨将永远不会消失。他们就是对眼前这一切负有责任的人们:国际犹太人集团和他们的支持者。接着,希特勒重复了他的谎言:他在对波兰发动进攻的前三天,曾向英国政府提出合理解决波德问题的办法。
仅仅由于英国统治集团需要战争,这才遭到拒绝。他们之所以需要发动战争,一方面是由于商业上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受到国际犹太人集团的宣传影响。
其次,他不仅把千百万人死于战场和轰炸的「全部责任」,而且把他大肆屠杀犹太人的「全部责任」,都推到犹太人的身上。然后,他就谈起他所以决定留下来与柏林共存亡的理由。
这六年的战争尽管遭受种种挫败,但终有一天会被认为是一个民族争取生存的最光荣、最英勇的表现而载入青史。在六年后的今天,我不能抛弃这个国家的首都——我要与千百万留守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生死与共。而且,我不会落到敌人手中。我知道他们正需要由犹太人导演一场新戏,采取悦他们歇斯底里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