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西线的胜利(第21/21页)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事实上,希特勒和最高统帅部以及陆、海、空军的参谋总部都没有认真考虑过同英国的仗怎么打和怎么取得胜利的问题。现在,在一九四○年仲夏,他们对自己辉煌的成就感到不知所措;他们没有什么计划,更谈不上想利用他们这个军事化国家的空前军事胜利。这是第三帝国的最大矛盾之一。希特勒已达到他的军事力量的顶峰。欧洲大部分的土地都在他的践踏之下。他的胜利的军队从比利牛斯山直到北极圈,从大西洋直到维斯杜拉河以东,现在在养精蓄锐,准备下一步的行动。但是也正在这个时候,他却不知道怎样继续行动,怎样使战争胜利结束。他的将领们,其中有十二个还授与了陆军元帅的节杖,也同样不知道。
当然,这里是有原因的,不过当时我们并不清楚罢了。德国人尽管自吹有军事天才,但是缺乏雄才大略的战略思想。他们的天地只限于——而且常常如此——在欧洲大陆进攻邻国的陆上战争,希特勒自己怕海,「而他手下的重要军事将领,对海则几乎一窍不通。他们的心上只有陆地,没有海洋。虽然,德国军队只要能抓得到英国陆军,他们就能在一周之内击溃英国软弱无力的陆军,但是把他们隔开的多雏尔海峡狭窄的水面——狭到可以看清对岸——当壮丽的夏天开始消逝时,却像一个他们不知如何才能越过的障碍一样,使他们惴惴不安。
自然,在德国人面前,还有另一个选择途径。他们可以和他们的盟国意大利横渡地中海,西取地中海的门户直布罗陀,东从意大利在北非的基地直趋埃及,跨过苏伊士运河而至伊朗,截断英帝国的一个主要生命线,以此来搞垮英国。但这就需要远离本国基地,在海外广大地区进行军事行动,而在一九四○年,这对德国似乎是无法想象的。
因此,在这目眩头晕的胜利的顶峰,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犹豫不决了。他们没有策划下一着,也没有想出走下一步的办法。事实证明,这个致命的疏忽,是这场战争而且的确是第三帝国的短促的生命和呵道夫·希特勒昙花一现的事业中的巨大转折点之一。他们在取得了许多伟大的胜利之后,现在失败开始了。但是,当然,这是难以预见的,因为当时在围困之中的英国正在孤军坚持作战,为了准备应付德军在夏未的进攻,把手头的一切可以使用的力量都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