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争理论(第7/7页)

因此,我们没必要为了强调智力在军事活动中的作用而深陷学究气十足的泥淖中。历史上那些伟大而杰出的统帅从来都是智力非凡的人,而在现实中,有些人在职位较低的时候表现非常优秀,但是到了最高的职位时却因为智力不足而显得平庸无能。甚至,同样处于统帅位置的人,因为职权范围不同,智力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知识必须变成能力

现在我们还要考虑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对作战知识来说,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它就是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融会贯通,让知识不再是某种客观上的东西。

在人类生活中的许多活动中,就算人们所学的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人们在需要时也可以从满是灰尘的书本里去寻找,甚至人们日常所用的知识也可能完全是身外之物。

以建筑师计算石礅的负荷力为例子,在他提笔进行复杂的计算后,他得出了准确的结果,但这也不是他自身智力的创造。因为,他先要查找资料,然后进行计算,而他计算所使用的定律并不是他自己发明的,甚至在计算过程中,他都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计算方法,多数时候,他只是机械地计算。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战争。在战争中,精神因素一直在发生作用,而客观情况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指挥官务必将全部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务必在关键时刻下定决心。也因为这个原因,一个杰出的指挥官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很容易,好像这一切都有应该归功于他那天赋的才能。我们之所以用天赋的才能,是为了将这种才能和通过考察和研究培养出来的才能区别开来。

明确了作战理论的任务,并提出了完成这一任务的方法

我们曾将作战方法分成战术和战略两个范畴。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因为战术基本上只涉及有限的问题,而在战略上,能够直接导致媾和的那些目的是数不胜数的。毫无疑问,要建立战略理论必然会遇到较大的困难,但是,这些目的都是统帅主要考虑的事情,所以困难主要集中于与统帅有关的部分。

因此,跟战术理论相比,战略理论,尤其是涉及重大问题的那部分,更应当只是对各种事物的考察,更应该有助于统帅认识事物。一旦这种认识和统帅的整体思想融为一体,统帅便能够更加顺利和更加有把握地行动,不至于强迫自己服从客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