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催化剂(第6/7页)

短处是海军方面。美国的弹头一半以上部署在核潜艇上。美国海军认为它的导弹潜艇从来没有被苏联对手跟踪过。那是不正确的。二十七年之内它们被跟踪过三次,没有超过四小时。尽管苏联海军把这工作做了一代人之久,没有人预言任务将会完成。美国人承认他们不能跟踪自己的“大袋鼠”(导弹潜艇别名)。另一方面,美国人能够跟踪苏联导弹潜艇,因而苏联人只把很少数的弹头放在海上,直到最近:以前,哪一方也不能用潜艇来作为准确的反击武器的基地。

但角逐又在变化。美国人创造出了又一种技术奇迹。他们从潜艇发射的武器不久就会是对坚固目标兵有描毁力的三叉戟D-5型导弹。这对苏联的战略形成了威胁,其潜力跟苏方威胁的潜力如对镜成双,然而这系统的关键部分是全球定位卫星,没有它们,美国的潜艇就不能足够精确地测定自己的位置以击毁防卫坚固的目标。纠缠不清的核平衡逻辑又开始发挥作用了——事实上每一代就得来上至少一次。

早些时候,大家承认:导弹是带有防御作用的进攻型武器;摧毁敌方的能力是阻止战争和得到和平目的经典公式。这种力量在双方自然增长的事实,已经把单方面恫吓,这一经历史考验的公式转变为相互成慑,从而使解决方法变得索然寡味。

核威慑:用互相大屠杀的威胁来防止战争。实际上是双方互相告诫,如果你们要杀我们的无助的居民,我们也要杀你们的。防御不再是保护自己的社会,而是成胁向另一方施用无意义的暴力。米沙做了一个鬼脸。没有哪个野蛮部落曾经形成过这种思想,即使最不开化的野蛮人也比干这种事要先进得多,而这正是这世界上号称最先进民族作出的决定(或者说是偶然发现吧)。虽然说核威慑能行得通,但那意味着苏联——还有西方——将生活在一种可以多方面诱发的威胁之下,没人对这种情况感到满意,可是苏联人设计了一个战赂武器库,在世界危机需要时能大体上解除对方的武装,把自己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有了消灭美国大部分武器库的这种能力,他们就能在决定怎样打—场核战争方面取得优势,用经典的词汇说,那是走向胜利的第一步,在苏联看来,西方不承认那种“胜利”是核战争中的一种可能性,这正是西方走向失败的第一步。但是双方的理论家一直认为整个核战争问题不能令人满意,都在悄悄地另找出跃早在五十年代,美苏都已开始了防御弹道导弹的研究。苏联是在西伯利亚西南部的萨雷沙甘进行的;到六十年代后期,一个可行的系统几乎已经部署起来。可是事与愿违,分导多弹头导弹的出现,使双方十五年的心血都毁于一旦。在进攻性武器和防御性武器谁占优势的斗争中,总是倾向于前者的。

但情况不再是这样。激光武器和其它高能发射系统同计算机的能力结合起来,成为向一个新战略领域的飞跃。一种切实可行的防御体系,邦达连科的报告说,现在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可能性。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它意味着,核威慑注定要回到传统的攻防平衡上去,这两种要素表现在都可以构成一个单一战略的组成部分。职业军人们发现这在理论上是更令人满意的一种系统——有谁愿意把自己想成是历史上最大的谋杀者呢?——但是目前种种战术上的可能性又在显露它们的狰狞面目。优势与劣势;行动与对抗。一个美国战略防御系统能够使整个苏联核态势失效。如果美国人能够防止SS-18搞掉他们的陆基导弹,那么苏联人赖以避免祖国损失的,解除敌方武装的先发制人就不再可能了。这意味着以往花在制造弹道导弹上的亿万金钱,就象扔在大海里一样白费了。

还有更深的意义,正如古罗马兵团战士的长盾在野蛮人眼中是一种使他能毫无顾忌地猛刺敌手的武器一样,今天的战略防御计划也可以看做是放在身后的一面盾牌,敌人可能首先发动以解除武装为目标的首次攻击,然后用这种防御武器来减少乃至消除所招来的报复性的打击。

这种看法当然是过于简单化了。没有哪种系统是十分安全的——这个系统即使可行,米沙知道,政治领导人总会找到办法去利用它最不利的一面,在这一点上政治家们倒是完全靠得住的。一个可行的战略防御方案总会给平衡带来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任何国家不可能消灭所有入侵的弹头,死亡人数达到两千万那样“少”,即使对苏联领导人来说,也是一件太可怕不能考虑的事情。可是,一个战略防御系统,哪怕是最起码的,也能击毁够多的弹头,使反击力的整个想法成为无用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