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5/8页)
李明强登上了学院送站的卡车。王红霞高举着一个信封,笑着跑过来,对车上的李明强笑着说:“李明强,请把这个交给我朋友。”
“是,王教员。”李明强接过信,给王红霞行了个军礼,说:“谢谢教员这两年对我的教导。”
“到部队好好干。”面对一脸严肃的李明强,王红霞始终绽着微笑。她那俊俏、英武、自信和潇洒,令李明强叹服,“将门出‘虎女’”啊。
“是!”李明强又庄严地举起了右手。
“这个兵真不错!”
“很全面,是棵苗子。”
“将来肯定有出息。”
“可惜不能留下来。”
送行的教员和队干部对李明强发了一通感慨和议论。
李明强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钻进厕所,拆开了王红霞的信。还是一首诗:
你走吧,
别回头,
不然我会把你挽留。
你走吧,
别回头,
不然我会长哭不休。
我没有《蹉跎岁月》,
我是《会唱歌的鸢尾花》啊,
我已冲出了《围城》
请你用《驼峰上的爱》
擎起《高山下的花环》,
为我的《人生》的导游。
你走吧,
别回头,
莫说从此断了以后。
你走吧,
别回头,
莫说友情天长地久。
你《男人的风格》,
是《迷人的海》。
我《人到中年》,
《乡音》未改。
给我的《芳草心》做一次《洗礼》吧,
《布谷催春》更上一层楼。
你走吧,
别回头,
你已经把我的心带走。
李明强的眼睛潮湿了,王红霞那俊俏、英武、自信和潇洒的身影,又浮现在她的眼前。王红霞用当前最叫好的小说、诗歌的名字来表达她的爱,不仅让李明强感动,更让李明强吃惊,她能紧跟形势读这么多书,定能成为第二个舒婷!
李明强就着水龙头洗一把脸,也拭去了眼泪。回到座位上,提笔为王红霞的诗谱曲,他仿佛听到了王红霞的那特有的女中音——“你走吧,别回头……”
多少无奈、多少感慨、多少希望、多少期待……
王红霞的《你走吧》,随着列车的飞驰一直在李明强的耳畔唱到北京。下车时,李明强学着王红霞的样子重重地甩甩头,甩掉了歌声,甩掉了过去。他苦笑了一下,在心里告诫自己:王红霞的门槛太高,爬上去只能苦了自己;自己什么也不是,只有脚踏实地干工作,才能开辟新的生活。
可是,在与卫和平的相处中,他忘了。他没有把握住自己,他太忘乎所以了。
唉,过去的一切就让它过去吧。现在人们都在强调“自我”——没有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成功,就没有自我价值,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看来,我李明强是应该慎重地设计一下自己了。
李明强又翻了个身,开始思考。
考学,得等工作三年以后,单位推荐。在步兵侦察大队,没有门子,恐怕……
工作,和平年代,没有大项活动,人与人的差别显不出来。
写作,看来,现在也只有用写作来弥补了。
写作,写作!李明强下定决心要写作。他是出生在“杜甫诞生窑”中的人,他一定要成为一个诗人、一个作家,这个志向他早已立下了。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长立志。既然立下了这个志向,就要坚持不懈地向这个目标努力,不能像杜甫那样成为诗圣,也要成为当代文坛上的巨人。
宏愿已定,决心已下,可写什么呢?
写爸爸妈妈的光辉历史!这是李明强在军校时就有的欲望。
李明强的爸爸李铁柱,从小习武,练就一身好功夫。十六岁那年,身为地下党的哥哥李铁梁和父亲双双失踪,他肩起全家的重担,到巩县兵工厂当了护厂队员。巩县兵工厂被日本侵略者轰炸南迁后,又到兵工厂遗爱学校做武术教练。日军占领巩县,杀害了他的老婆和孩子。他只身夜闯日军宪兵司令部,杀了几个鬼子,烧了敌人的营房,背着老娘躲进了青龙山。在日伪军偷袭巩县第五抗日区政府所在地石榴院时,他挺身而出,救了三个女八路。老娘为此被敌人杀害,他历尽艰险护送八路军机要员到根据地。参加八路军后,当侦察员,练就双手使枪,屡立战功。在中原突围中,他身为巩县第一抗日区政府区干队长,带领部队打到了湖北,当了团长。后来,又带着部队打回河南,解放了巩县。1951年,他被调任鄂豫陕边区剿匪司令员,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得土匪闻风丧胆。因叛徒出卖,被土匪包围。他打完最后一发子弹,又施展武功与敌人搏斗。土匪见我救援部队赶到,乱枪将他击倒在血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