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6/8页)
“刚才,李秀娟,李医生说的。”赵石头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
刘红云也回头看了赵石头一眼,心想,这男人还挺有心的,要不然,别说是在寺庙里学了几年,即使在寺庙当一辈子和尚,也不会满腹经纶。想到这,她想给赵石头更深的印象,就学着河南腔介绍自己说,“俺是白洋淀人,游击队队员,来学卫生员的。”
赵石头在李秀娟说刘红云的时候就记住了刘红云的名字,刚才刘红云的一系列问话也给赵石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她这咬文嚼字的河南腔和游击队队员的身份,给赵石头的印象就更深了。赵石头看了看刘红云那剪得齐耳朵的秀发,兴奋地笑着问:“是红色的红,云彩的云吗?”
“对,红色的云彩。”刘红云用一副河南腔答道。
“你猪嘴上插大葱装什么象啊?”张淑珍被刘红云那河南腔逗笑了,回过话头笑着打了刘红云一下说:“你是不是想‘留下彩云一片’呀?”
“你才是狗嘴吐不出象牙呢。”刘红云上前一步又推了张淑珍一把,因为张淑珍说的后一句话是一位伤员给刘红云的情书里写的。
“我们红云呀,可是我们医院里的大美人,男伤员看着她,‘做手术都不用打麻药了’。”张淑珍也不理会刘红云的推打,头也不回,一边紧步向前走一边笑着说。她又说出了那伤员说的一句话,在她的意识里,赵石头的兴奋,是因为赵石头看上了刘红云的美貌。
“去你的。”刘红云又上前推了张淑珍一把。
“这是你的光荣啊!”张淑珍笑着向一旁闪开,回过头对刘红云说完,又冲赵石头说:“在医院,伤员都围着我们红云转,屁股后边有一大串男人追呢。”
“你这张嘴呀。”李秀娟回过头轻轻地打了一下张淑珍,笑着说:“好了,好了,别瞎说了!”
“谁瞎说了,事实就是这样嘛!”张淑珍一本正经地说,“那个大胡子团长说,说什么来着?”她停顿一下,学着大胡子团长那宽厚的男中音说:“只要刘红云往阵前一站,能顶几十条枪啊。”
赵石头听到这儿,心里一乐,怎么领导都这么说呀?他又想起了皮定钧司令员说过的话——要保护好女同志,她们一人能顶几十条枪呢。
“人家说的也包括你。”李秀娟笑着说,“还贤淑的淑呢,我看你呀贤淑不到哪里去,谁娶你谁受气。”李秀娟是这四个女人里的老大姐,她之所以这么说张淑珍,是怕刘红云与她争吵。
“秀娟姐,您这可说错了,就有个伤员求我给他们说和呢。”刘红云笑着说,“张淑珍,我没瞎说吧?”
“求我给你说和的更多,有的情书还是我帮着写的呢。”张淑珍笑着说。
“好了,好了,你们俩呀,别打嘴仗了。”李秀娟在中间说和。
“你们不是北平来的呀?”赵石头急忙插上他早就想问的话。李铁柱明明告诉他说这四个女人是北平来的,看她们几个走山路那么溜儿,他就怀疑她们不是城里人,听她们这么一介绍,就更忍不住要问了。
“我们,啊——,是北平派往延安的。”张淑珍迟疑了一下笑着说,“不过,我们的孟春桃是北平人。春桃,你是北平什么地方的?”
“春桃——”赵石头想,肯定是走在最后边那个瘦小的扎着小辫的说话柔声细气的那位女人。他往外跨一步,想让孟春桃走过去,谁知他侧身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气。他向远处看看,四周如铁筒合围一样黑。又向前看了看几个女人,在心里默数“一、二、三。”还是少一个,少一个女人。他下意识地拔出手枪压低声音说:“注意,有情况。”
“怎么了?”众女士向四周看了看,异口同声地问。
“少了一人。”赵石头轻轻地说。
“春桃!”
“春桃呢?”
三位女人停住脚步,确认走在最后的孟春桃不见了。
“春桃。”
“春桃——”
“春——桃——。”
“孟——春——桃——”三个女人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
“别喊了。”赵石头低吼了一声,三个女人立刻停住了呼喊。赵石头接着说:“想必是被山寨里的土匪摸去了。”
“这可怎么办呢?”张淑珍焦急地问。
“我有——”赵石头的“办法”二字还没有出口,山口就传来了激烈的枪声和手榴弹、地雷的爆炸声,惊天动地。
“别怕,是我们区干队在伏击敌人。”赵石头看着山前的火光说。
“我们回去。”刘红云拔出手枪说,“先帮李队长他们打敌人,再找孟春桃。”别看刘红云漂亮,像个大家闺秀,其实她是个听见枪响就兴奋的人。在白洋淀里跟鬼子伪军打游击,大仗小仗几乎天天打。到太行部队医院后,连枪都没摸上。来根据地的路上,眼看着还乡团追上来了,还没有开打,就遇到李铁柱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