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基辅罗斯的留里克(第3/3页)
城中到处都是富丽堂皇的马赛克锦砖,还有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精美艺术品。广场上伫立着许多著名的经典雕塑135;富丽的金棺和石棺里还有传说中帝王的遗物。君士坦丁堡的所有城市建筑中,最令人惊叹的是耸入天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世上没有其他建筑可与这座大教堂相媲美。那个时候的建筑主要以低矮、笨重为主,但这座又名为“神圣智慧教堂”的建筑却建得线条优美、耸入云端。来到这里的朝圣者穿过教堂那宏伟庄严的大门——据说此门是用挪亚方舟的木材制成的,外面镀了银——就会为里面那五彩缤纷的大理石墙和超乎想象的内部空间所震惊。教堂的中央穹顶十分宏伟,是10世纪以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穹顶,高约55米,顶棚面积达1.6万平方米,全由金色锦砖砌成。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金色窗洞,光线透过窗洞射入教堂时,里面一片缤纷,使大穹隆显得轻巧空灵。一个头一次来到这里的人曾写道:“教堂的穹顶像是由从天而降的金色链子悬挂在空中。”136
如果这些建筑奇迹还不能满足罗斯人的贪欲的话,君士坦丁堡里还有繁华的市集可以满足他们。6世纪,拜占庭人从中国偷偷学到了缫丝的秘诀,当时他们派了两名传教士去中国游历。那两名传教士在中国学会了缫丝的复杂工艺,在返程的时候,他们在竹筒里偷偷放了一些蚕,还带了大量的桑叶,确保蚕不会在途中饿死。到了君士坦丁堡以后,他们就在这座城市里种下了第一棵桑树,君士坦丁堡中最赚钱的生意也由此诞生。
以前罗斯人都是在巴格达购买丝绸,那里的丝绸都是进口过来的,在辗转进口的过程中丝绸的价格一涨再涨。然而在君士坦丁堡购买丝绸时,没有中间人再提高价格,罗斯人可以直接从手工业者手里买到丝绸,然后再把买到的丝绸转卖到家乡,这样一来,他们从中谋取的利益大为增长。去往君士坦丁堡的路途虽然很艰险,但在这里罗斯人可以自由买卖,没有人干涉他们的生意,这样下来,罗斯人就在君士坦丁堡发了大财。
维京人称君士坦丁堡为“米克拉加德”(Miklagård),意指“大城市”,于他们而言,君士坦丁堡财物丰厚,尽管到那儿去要穿越激流险滩,还要和野蛮强大的部落做斗争,然而为了财富,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罗斯人很早以前可能就已经知道君士坦丁堡的存在了,历史记载罗斯人第一次同君士坦丁堡接触是在838年,当时有一个罗斯人的使团到过君士坦丁堡,他们当时一定为城里的财富所惊叹。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肯定也让他们目瞪口呆。君士坦丁堡有三重防线,第一重便是护城河,河宽20多米,深达7米左右;为加固防守,护城河内侧还建有一堵2米多高的矮墙。要想攻下君士坦丁堡,进攻的敌人还得翻越9米高的外墙,外墙上建有很多小门,一旦外墙失守,把守的军队就可以通过这些小门迅速撤走。君士坦丁堡的最后一重防线就是内墙,这也是三重防御工事中最宽、最高、最坚固的一重了;内墙高12米多,宽6米多——这个宽度足够军队在城墙上随意调度了。内城墙上还建有96个塔楼,塔楼视野开阔,适合从各个角度射击来犯的敌人。城墙上派有重兵把守,可谓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对大多数人来说,君士坦丁堡的防御异常严密,光这一点就足以让人闻风丧胆了。137然而,罗斯人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攻破君士坦丁堡虽有难度,却仍值得一试。因为君士坦丁堡虽雄踞众城之首,400多年来不曾被攻破过,但这座城市却是建在半岛之上的,三面环水,因此水就是这座城市的克星。
于是阿斯科尔德和迪尔就在基辅备战,他们组建了一支由200艘船组成的舰队,准备进攻君士坦丁堡。舰队进入黑海之后,他们发现拜占庭帝国在海上没有任何防御。罗斯人沿着海岸线一路前进,但却没有一个帝国的巡逻人员注意到他们。860年6月18日,傍晚时分,罗斯人的舰队停到了君士坦丁堡城下。不知道是罗斯人运气好还是计划精密,总之他们进攻的时间选得非常恰当。当时正值皇帝率军外出,君士坦丁堡防守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