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基辅罗斯的留里克(第2/3页)
巴格达的势力日趋衰落,但哈扎尔人的势力依然很强大,要抢劫的话还得先经过他们的允许。913年的那场臭名昭著的抢劫就充分说明了这点。大量的罗斯人迅速离开——根据一名穆斯林的记载,当时罗斯人驾着500只船,沿着伏尔加河顺流而下。他们同哈扎尔人达成协议,要均摊抢到的所有赃物。抢劫完里海南部沿岸的几座城市之后,罗斯人掉转船头朝北驶去,然后来到一块非常“灼热”的陌生土地上。
在这片离奇的土地上行走了三天之后,罗斯人洗劫了巴库(Baku,位于今天的阿塞拜疆)。在这里他们得到了大量的战利品,连最贪婪的罗斯人也感到满足。巴库是主要的石脑油产地,石脑油是制造“希腊火”的主要原材料——拜占庭和摩尔人统治下的西班牙把希腊火作为驱动战争武器的主要燃料。此外,巴库还是个宗教中心。距离巴库不远有一口天然气井,这口井里的天然气从古代的某个时候开始就已经燃起了。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在这口井上建了一座神殿,多年来神殿吸引来了大量的朝圣者,其中最远的来自印度,他们给这座城市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旅游收入。
这次抢劫出奇的成功,但这次抢劫之所以让罗斯人刻骨铭心,不是因为他们从中俘获了多少奴隶、得到了多少钱财,而是他们在返程途中所经历的事情。罗斯人抵达伏尔加河以后,遇到了盟友哈扎尔人的伏击,遭到了屠杀。这场灾难表明,即使有军队的护卫,罗斯人仍面临诸多危险。他们远离故土,既能肆无忌惮地抢劫,同样也有可能沦为阶下囚。然而,他们还面临着更深层次的问题——伏尔加河流域的买卖越来越无利可图了,这个问题远比他们遭到盟友的算计要严重得多。
同时在靠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方也发生了一些动荡。根据12世纪时成书于基辅附近一个修道院的《俄罗斯编年史》(Russian Primary Chronicle)记载,9世纪中叶时,几个斯拉夫人的部落把罗斯人从拉多加湖周围的据点上驱逐了出去。该书继续写道——很可能不是真的——后来斯拉夫人陷入内战,经过几年的战争后,他们请来了一位名叫留里克的维京人来统治他们。
在这个子虚乌有的故事中,我们第一次了解了这位以“建国之父”而闻名的人物,他是今天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的奠基人。862年,一位名叫留里克的维京人(还有一种说法,说他在诺尔斯语中的名字叫埃里克)来到拉多加湖南部,在一座地处要塞位置的镇子上定居下来,他给这座镇子起名为“霍尔姆加德”(Holmgård),即今天的诺夫哥罗德。
留里克的首都霍尔姆加德就在伏尔加河流域,他从这里派了阿斯科尔德(Askold)和迪尔(Dir)两名头领南下,让他们去戍守进入第聂伯河的通道。134当时第聂伯河西岸已经形成峭壁地形,基辅就坐落在这里,这座城市控制着第聂伯河下游地区。哈扎尔人把基辅作为他们的边防要塞,但留里克却派人占领了这里,这样一来他又把罗斯人引向了南部地区,这对俄罗斯和欧洲的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斯人要向南发展的话,将面对很多危险。哈扎尔人控制着基辅南部800多英里的土地,罗斯人若想从这里过去,那些强大野蛮的部落会时不时地发起进攻,而且这里的地形条件也很艰险。不过风险虽大,利益也很丰厚。一直向南走就是君士坦丁堡了,当时君士坦丁堡是世界第一大都市。在那个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的时代,君士坦丁堡堪称是“黄金之城”。西方国家的首都只有几千人时,君士坦丁堡的人口数量就已经接近百万了。
从上古时期开始,君士坦丁堡就已经成了物质财富极度丰富、精神生活高度发达的中心城市。这不仅仅是一个王国,而且是传说中的东罗马帝国所在地,是罗马帝王头上最耀眼的明珠。统治君士坦丁堡的是至今赫赫有名的恺撒大帝,自诩为罗马人的伟大公民。帝国皇帝和皇后曾同临马车竞技场,同他们之前的君王一样亲自主持已有500多年历史的马车竞技。帝国疆域辽阔,从意大利海岸线附近的撒丁岛一直延伸到黑海和今天土耳其的北部海岸,边疆有重兵驻防。
在中世纪的人看来,君士坦丁堡是座充满奇迹的城市。这里建成了史上最强大的防御工事“君士坦丁堡城墙”,城墙共有九道主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举办仪式时使用的“黄金城门”。金门仿照宏伟的罗马凯旋门而建,由左中右三个门组成,大门都是用熠熠生辉的贵金属制成的,金门顶上雕着几头拉着凯旋战车的大象。穿过金门,里面是一条非常宽阔的大道,大道两旁伫立着许多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宫殿,还有宏伟的广场及异国商品琳琅满目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