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霸主是这样炼成的(第9/13页)

鲁国虽然打了两个胜仗,但也付出了代价,这时还没有恢复起来,正担心齐国军队又咬牙切齿地打过来,想不到齐国竟然主动修好,自己面子大大的有,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齐国请鲁国跟宋国也不要计较下去了,释放那个南宫长万。鲁国当然很爽快地答应了——反正那个南宫长万也不会投降他们,天天关在那里,饭量又大得要命,白白地帮人家养一个猛男,一点也不合算,现在放了他,不但免了这个负担,还得了个好名声。

齐桓公看到连鲁国和宋国都这么听话了,野心就开始膨胀起来,对管仲说:“咱就再把这个外交工作开展下去,干脆把其他几个诸侯都通知过来,开一次诸侯峰会,推选一个霸主。他们肯定会推选咱们了。谁不服就打谁。”这哥们儿现在手里有钱有部队,口气牛得很。

管仲说:“现在咱是有条件开个诸侯峰会了,不过,得找个理由。连个村民大会都得有个理由,何况诸侯峰会。”

齐桓公说:“还要找理由?这枪杆子就是理由。”

管仲说:“如果只靠枪杆子,咱就是赤裸裸的军国主义了。老大你也知道,人家对军国主义是很痛恨的。因此,枪杆子只能作为威慑手段,不能天天挂在嘴边,动不动就拿来扁人。乱打人是不对的,这是连小学生也知道的道理。当然,如果老大只想当一次峰会的召集人,做做东,请大家来喝喝酒,集体公款旅游一次,也不用花什么心思了,一个通知就完全可以办到。但要是真的想成为诸侯中的老大,让那些诸侯都得在老大面前臣服,夹着尾巴听老大的话,就得把这事做得有理有利,不光有绝对的军事优势,还得有让他们无话可说的理由。”

齐桓公一听,我靠,有这么复杂?只得一脸菜鸟地问:“现在还有什么理由让那几个混蛋无话可说?反正这个理由我是找不到的。我只觉得,对那一群鸟人,只有大刀让他们听话。”

管仲却有办法,这哥们儿就是为了帮助齐桓公当上霸主而来到这个世界的。他虽然嘴巴上说,如果直接动用枪杆子要变成赤裸裸的军国主义,其实他现在所走的路就是赤裸裸的军国主义道路。在他的主持下,目前齐国的军事实力已经是诸侯中最牛的了。可他比所有的人都知道,要想让齐国成为霸主,光靠枪杆子还是不行的,还得讲政治,也就是说作一下政治秀。齐桓公找不到理由,他却很轻易地找到了理由。他说:“可以让周王给咱盖个公章,委托咱帮他处理诸侯事务。有了这个文件,真理就在咱的手中。”

周王朝东迁之后,不但地皮比以前更少,而且连那个象征性的发言权都被郑抢走了。郑国那时在诸侯里的实力只能算个屁,属于中小型企业,却也把大周欺负得不剩渣。两者本来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典型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可后来居然发展到互换人质的地步,而且周王居然让自己的太子到郑国去当抵押品,面子已经丢到脚板底了。后来,周桓王气不过,想武力解决郑国,哪知,却给人家一箭射中肩头,大败而回。再后来,周王觉得郑国不好欺负,又跟齐襄王闹了个矛盾,带着几个小诸侯国来跟齐国比赛,结果又被齐襄公打回老家,从此把尾巴夹得紧紧的,老老实实地过着紧缩的日子。这些年来,大家已经基本听不到大周的声音了。

这个诸侯共主已经完全沦为弱势群体,下发的文件早已被人家当成废纸。

可管仲却硬是从这个弱势周王身上发现了其无可替代的价值,来个废物利用。他认为,现在周王虽然已变成废物一个,但他到底是天下共主,这谁也得承认,人家把周王当做废材,那是因为周家的势力实在太薄弱。如果让周王的公章与齐国的枪杆子配套,谁还敢不听话?如果只有周王的公章,你就只能当那个郑庄公了。如果只有枪杆子,到处玩军国主义,你也只能牛那么一阵子,最后一定会给人家群殴,直到被扁得没有渣。这样的事例,后来的历史给管仲提供了很多例证。

齐桓公虽然开始时有点菜,这时听到管仲这么一解释,马上大叫:“难怪鲍叔牙这么信任你。这么老谋深算,老子不服还真不行。你就看着办吧。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做好去当诸侯牛人的思想准备。”

管仲在经过五年的内政改革之后,终于伸出他的手,玩起了他的霸权主义。

第一次诸侯代表大会

在大周这个共主已经没有市场,大家的游戏没有规则的年代,要抓个机会,对于管仲这样的历史猛人来说,简直是太容易了。他很快就抓住一个机会,派人跑到周王那里,请周王给齐国写了一张委托书。

这个机会是宋国和周王同时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