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霸主是这样炼成的(第8/13页)

在小白成为齐国第一把手的过程中,鲍叔牙的功劳是最大的,现在连鲍叔牙都服了管仲,其他人还有什么话说?意见再大也只能留在肚子里,现实生活中仍然得看着管仲的脸色行事。

鲁庄公这时很注意齐国方面的资讯,得到的消息果然是齐国让管仲当了相国,心头当然极端不爽。本来一个好好的人才,好好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下,现在好了,双手送给了敌人。如果是当着礼品送过去,那还得个好名声,可现在却被小白大大地忽悠了一通,真是岂有此理!

觉得岂有此理的鲁庄公越想越觉得在这个事上,自己的智商被小白狠狠地侮辱了一次。人家的名字虽然叫小白,可真正的小白却是自己。他最后大怒起来,决心报报这个大仇。

不过,这哥们儿虽然叫报仇叫得天差点塌下来,可头脑并没有发烧到神经短路的地步,十分知道报仇是需要部队的,现在他的实力还不是齐国的对手,因此还得来个军国政治,把部队训练好,才能狠狠地打击一下齐国。

小白对鲁国也很关注,听说鲁国现在正加大练兵力度,马上就大肆渲染鲁国威胁论,决定先出兵把这个鲁国狠狠地修理一顿,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跟他作对的后果是严重的。

管仲却坚决反对,理由是,小白刚刚当老大,大家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展开,什么业务都还没有走上正轨,自己在国内的脚根还没有站稳是不宜打仗的。

可小白不听,老子的哥哥死了,老子的脚跟就站稳了。别的话我听你的,可这一次我做主,不用你负责。

于是,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大战爆发!

这就是齐鲁的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的结果大家都已经知道,势力占优的齐桓公被鲁国新锐军事强人曹刿打了个大败。

这场大战虽然不很激烈,但却给我们贡献了几个典故:一个是肉食者鄙;一个是那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成语。

小白一点不爽,自己带着这么多的部队过来,居然打不过弱弱的鲁国,简直是太没有面子了。他咬着牙,决心把教训鲁国的事业进行到底,但部队却没有多少了。这哥们儿却想了个办法,派人跑过去跟宋国借兵过来,帮他搞定鲁国。

宋国的老大也是很爽快的,一听说要借兵,二话不说,派出宋国的首席大将南宫长万带着部队去帮齐国。

这个南宫长万是历史上有名的猛男,肌肉极端发达,力气无穷无尽,可头脑却简单得要命,带着部队,一来就蛮干。你想一想,一个蛮干的猛男,在那个浑身是阴谋诡计的曹刿面前,能讨到什么好处?双方一接触,宋国就给打了个彻底的失败,连资深猛男南宫长万都成了战俘。

这一次,我们的齐桓公小白同志真正傻眼了。

再盘点一下,这场战争的赢家。第一个赢家似乎是鲁庄公——这哥们儿虽然此前就是睡觉都在高喊 “报仇”两个字,可当齐国的大军杀过来时,吓得大小便同时失禁,张着嘴坐在那里,完全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后来,那个曹刿硬是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帮他打赢了这一仗,为他挽救了面子、挽救了国家,让他继续把这个老大当下去,说是最大的赢家一点不过分。

另一个赢家就是曹刿。这哥们儿原来只是一个失业人员。如果他的老爸老妈是大款,他找不到工作,还可以当个啃老族,一天到晚没事干,还可以喝名酒、穿名牌,与美女拍拖打发日子,可他的父母是贫下中农,解决温饱都还有问题,哪能啃到什么老?他很想去当个公务员,可大家知道,那个时代,没有个强硬的后台或者坚实的经济基础,你的水平再高,也是当不了公务员的。他没有办法,只得天天在家咽着青菜、喝着光可鉴人的稀粥,等着机会。他知道,这个世界将越来越乱,这个世界一乱,他的机会就来了,他就可以告别青菜、稀粥的生活,成为“肉食者”。当齐国大军杀进来的时候,在鲁国个个都怕得要命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他成功了,成为这场战争的另一个赢家。

其实,除了这两个赢家之外,还有一个大赢家。

这个赢家就是管仲。

本来,他坚决反对打这个仗的,但小白一定要打,最后打了个大败仗,一脸灰白地跑了回来。铁的事实告诉小白,不听管同志的话还真不行。从此,他把所有的事都交给管仲经手,自己专心在后宫喝酒泡妞。

管仲制定出一套改革开放的政策,大力发展工商业,出台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GDP跃居各国之首。手头一有资本,说话就开始牛起来。然后,按照管同志的部署,齐桓公派人去跟鲁国讲和,说从今之后,做个友好邻邦,不要动不动就在边界发生流血冲突,老是用士兵们的生命来制造新闻,吸引眼球,实在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