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内斗(第7/8页)

我们不妨将问题反过来看,李元吉即使想联合李建成,难道就能联合成功吗?

通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联合成功,完全可以反映一个问题,那就是李元吉虽然很无赖,但未必没有优点。李元吉至少有一个优点———听话。而听话的人往往所反映出的性格是随和。

也就是说,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交往中,李元吉很可能表现得比较乖巧,比较善解人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两个人长久的联合。

试想一下,如果李元吉是个刺儿头,李建成指东他往西,李建成往北他往南,我想用不了多长时间李建成就会崩溃的。

实际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联合时间很长,时间大概是从武德六年一直到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三年多的时间,李元吉即使是伪装的话,也不会伪装那么长时间。

那么在两个人的联合中,就只有李元吉单方面的表现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倒是觉得,在两个人的联合中,李建成是更加主动的一方。

除了李元吉听话之外,李建成是很需要李元吉这样的盟友的,只因为一个原因———李元吉的身份。

在三个皇子中,目前的情况下只有李元吉具有一种客观的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争需要皇帝进行仲裁时,李元吉身为皇帝的亲儿子,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发言,就是李建成在皇帝面前无法说出的话,可以由李元吉说出来,这个优势的确是朝中的其他大臣所不具备的!

如果李建成不利用好李元吉这个资源,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被李世民加以利用,双方无论是谁利用,另一方都会陷入一对二的被动境地,好在李元吉也不是白痴,面对拥有合法皇位继承权的大哥李建成的拉拢,心甘情愿地效犬马之劳。

所以,李元吉能够成为李建成的同盟者,绝不是他一相情愿就可以的。二者的联合是在李建成主动拉拢下,双方一拍即合。

后宫的粉丝

李建成同盟者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后宫势力。

李渊到了晚年后,身边有一大群宠妃,其中最宠爱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尹德妃,另一个是张婕妤。身为李渊最宠爱的人,这两个人在后宫中的地位,其他人无法相比,可以说她们是后宫势力的代表人物,之所以站在李建成这边是因为她们和李世民有矛盾。

先说尹德妃。

她和李世民的矛盾缘于她的父亲。

尹德妃的父亲名叫尹阿鼠(估计长得像老鼠),仗着自己的女儿受皇帝的宠爱,在长安城里横行不法、为所欲为。有一次杜如晦从他家门口路过忘记了下马,尹阿鼠就充分发扬无赖精神,召集了一帮打手,将杜如晦猛揍了一通,而且还指着杜如晦的鼻子高声问道:“你是什么人?到了我的门前居然敢不下马?”事后这位仁兄冷静下来开始后悔了,毕竟打人是不对的,而且杜如晦又是李世民的人,万一李世民知道后,在李渊面前告上一状,自己吃不了兜着走不要紧,连累了女儿可是不值得。

所以,尹阿鼠决定让自己的女儿在李渊面前来个恶人先告状。

想来这位尹德妃配合得也实在不错,在李渊面前是声泪俱下,强烈控诉李世民欺辱老年人(尹阿鼠)的无耻行为,而李渊居然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将李世民召进宫来臭骂了一顿,搞得李世民心里很是委屈。由此看来,女人的眼泪有时的确是一件很好的忽悠工具。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李世民和尹德妃产生了矛盾。

再说张婕妤。

她和李世民的矛盾比尹德妃更加深刻。在张婕妤的心中,李世民就像屋里的苍蝇一样,她时刻准备用苍蝇拍将它拍死。归根到底,两个人的矛盾是因为土地问题。

武德初年,李世民还是陕东道大行台的时候,曾将辖区内的一块土地赏赐给作战有功的淮安王李神通,正巧张婕妤的父亲也看中了这块土地,于是就向李渊申请要这块土地,李渊在不知道这块土地已经归属李神通的情况下,就下诏赐给了张婕妤的父亲。

这就引来了李神通的强烈不满,他认为李世民赐给自己土地在先,无论如何也不肯交出来,因此惹恼了张婕妤,于是有一天利用侍寝的机会,张婕妤向李渊告了李世民的黑状,说李渊赏赐自己父亲的土地,被秦王夺去给了李神通,结果第二天李世民就遭到了李渊的训斥。

相比较而言,李建成后宫的同盟者虽然不能像李元吉的齐王集团那样,在关键时刻能够并肩作战,但是我们绝不能小看这股同盟者的力量,她们的作用就是挑拨是非,恶意中伤李世民,在李渊的脑海中形成一种对李世民不好的印象,从而抬高李建成的地位。

她们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和李世民有矛盾之外,其实还隐藏着一种政治投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