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东征江淮(第8/8页)

武康将成为他人生的终点!

到了武康之后,辅公祏的体力消耗终于达到了极限。即使是机器,在运转了一段的时间后,也需要维修保养,何况是血肉之躯的人。所以辅公祏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休息一下再继续跑路。

当然,在武康城内明目张胆地搭地铺、起锅灶肯定不行,因为唐军不是白痴,如果你不想被唐军逮个正着,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偏僻的角落。所以,辅公祏决定让人马进山休息。

这是个不错的办法,绵延大山方圆百里,即使唐军进山围剿,辅公祏完全可以在山里打个游击战,如果不想打的话,也可以利用山势复杂的地理环境甩开唐军,继续跑路。

但是究竟人算不如天算。在山里,辅公祏的确避开了唐军的追击,但是却迎来了一群更加生猛的人群———野人。当时所谓的野人,就是一些土著部落的人群。

辅公祏最终的结局完全应了四个字———阴沟翻船。

这群野人依靠吹麻箭,将辅公祏等人麻翻在地,然后把他们五花大绑地送到了李孝恭那里。最终辅公祏被斩首示众。

看来即使是野人,都懂得识时务这个道理。而辅公祏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将,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其实这个世界上有时很容易看懂的东西,往往却被我们所忽视。

没有被隋军的气焰所吓倒,没有让唐军的铁蹄所踏平,依靠自己的权术,成为了江淮地区的带头大哥,而最终却栽倒在一群野人手里。命也?运也?

对于辅公祏我只想说八个字: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李渊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天下基本上再没有可以对抗大唐的势力存在。只有朔方的那个梁师都还没有解决。

不过梁师都背后有突厥人的支持,为了尽量避免和突厥人的冲突,李渊暂时对梁师都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这位仁兄的运气相当好,当中原所有的割据势力被李渊一一灭掉后,他依靠突厥人的撑腰,一直撑到了贞观二年才被唐太宗所剿灭,相对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来讲,梁师都在所有割据势力中,其国运算是最长的一个。关于这位仁兄的命运,后边我们会具体讲到,在这里暂不赘述。

外战结束,百废待兴。李渊终于可以稳下心来,准备一心一意地搞建设。但是在李渊的心中,始终有一层阴云挥散不去。他隐隐觉得现在的朝廷似乎正有一股激流,而这股激流现在正处于一种蛰伏状态,不知在什么时候就会爆发。

李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化解这股激流,只是他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外战结束之际,也就是内斗开始之时。

难道我大唐也不能逃过这个宿命吗?是的。李渊你所疑虑的这股激流,就存在于即将到来的内斗中。

武德七年(624)六月,内斗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