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东征江淮(第7/8页)

“我反对!”李靖站起来说道,“丹阳固然是我们最终的目标,现在我们也的确离这个目标很近,但是我们有多少把握能够短时间攻下丹阳,诸位说说看。”

全场鸦雀无声。李靖的问话不无道理,因为丹阳外号石头城,也就是传说中的易守难攻。

“如果没有把握,一旦攻打丹阳城陷入持久战,冯慧亮抄我们的后路怎么办?”

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只有李靖想到了。

“我认为应该先出其不意攻打冯慧亮,只要解决了冯慧亮,辅公祏必败!”李靖斩钉截铁地说。

实践会再一次证明,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才能做到出其不意。所以接下来,继李大亮成功忽悠张善安后,李靖大忽悠再次开忽。

两大忽悠术

李靖的忽悠策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麻痹忽悠法。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李靖派出了一小部分唐军,这部分唐军主要由老弱病残人士组成。他们的任务是偷袭冯慧亮的大营。当然,李靖并不是让这些人去送死,这些人只要达到引蛇出洞的目的就可以了。不过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有个必须的前提———只许败不许胜。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敲一竹杠转身就跑。最终结果:这些老幼病残人士出色地完成了这次引蛇出洞的任务。

当冯慧亮看到只有少部分唐军来偷袭后,不禁暗暗地好笑。真拿我当缩头乌龟了啊?追!一个也不能让他们回去!

冯慧亮的信心是百倍的,在他看来这是一次很好打击唐军士气的机会,所以他快马加鞭率领手下人,全力地追击。他当然不会想到,最终的结果正和他的想法完全相反。

当他追出三里的时候,忽然看见这些唐军不再向同一个方向逃跑,而是向四面八方纷纷地逃走。嗯?这是唱的哪出戏啊?该往哪边追呢?

不!冯慧亮先生,你哪也不用去了,这里就是你的葬身之地!就在冯慧亮犹豫的一瞬间,他忽然听得一声炮响,然后便看到数万装备精良的唐军向自己冲杀过来。

不好!中计了!快撤!当冯慧亮喊出“快撤”两个字的一刹那,一支冷箭射穿了他的喉咙。

李靖的忽悠策略第二部分是:猛人忽悠法。

在这个部分中,李靖需要借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人就是阚稜。

提起阚稜也许大家有些陌生,但是提起他的干爹,那可是大大的有名———杜伏威。史料记载:阚稜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陌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

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个一米八几的大汉,拿着一把三米长的大砍刀(两刃的),左右地挥舞,来一个砍一个,来两个砍一双时的样子。绝对是心惊肉跳!

而李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搬出阚稜这么个猛人,除了他勇猛之外,还因为阚稜曾经是江淮士兵的领导。因为阚稜和王雄诞在江淮被称为“大小二将军”,具有很高的人气。

可以想象,当冯慧亮毙命后,手下人都像个没头的苍蝇,这时候搬出阚稜这个老领导来稳定军心,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李靖的这一手很漂亮,当很多江淮兵看到阚稜出现时,全都下跪磕头,表示愿意归降唐军,李靖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顺利接收了冯慧亮将近三万人的兵马。

看来扎实的忽悠功底有时真能胜过百万雄兵。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唐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接连攻取了博望山、青林山等据点,一路打到了丹阳城下。

辅公祏慌神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那条“马其诺”防线,顷刻间就土崩瓦解了。

没关系,丹阳城不是号称石头城吗?辅公祏你千万不要灰心,在这里你还有和唐军叫板的实力!

但是,我们的辅公祏先生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逃跑。目的地为会稽(今绍兴)。因为在会稽还有他的老部下兵部尚书左游仙坐镇那里,辅公祏是想和左游仙合兵一处,然后做最后的殊死挣扎。

想法是很好的,但是他和刘黑闼一样,面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

他的败亡从他离开丹阳城那天开始就已经注定。

丧家之犬

离开丹阳的辅公祏像一只丧家狗一样,被唐军穷追不舍,一路跑到了句容。到了句容他才发现,从丹阳带出来的几万人马,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五百人。

没办法,兄弟们跟着你混,无非是想混个好前程,可是现在你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所以也就不要苛求弟兄们开小差。手下人可以开小差溜号走人,但是作为领导,辅公祏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即使他溜到天涯海角,唐军也绝不会放过他。

那就继续跑吧!只要到了会稽就会看见新的希望。辅公祏就这样担惊受怕地过着每一天,一边跑一边组织抵抗,又一路来到了武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