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悲情英雄(第7/8页)

想忽悠李渊,三十七岁的李密实在太嫩。望着李密远去的背影,李渊不禁轻轻地叹了口气。针对李密的第一个考验就此开始。

李密刚刚走到华州,忽然接到李渊的命令,要他把一半人马留在华州,另一半出关。这个是考验李密是否有异心,如果有异心的话,李密自然不肯放弃那一半人马。可惜,李密同学没有经受住第一个考验,他留下的那一半人马都是李渊的亲信。

没关系,李密同学你还有第二次机会。

走到稠桑时,李密又接到李渊的命令,让其部队慢行,李密一个人回长安,接受新的安排。这个考验显然比第一个考验更加艰难。

回去那就不是李密的性格了,不回去你就上当了,李密的心里开始敲起了小鼓。

为什么让我一个人回去?难道李渊知道我要反叛了吗?不!不可能!如果他知道,李渊是绝对不可能放我出长安的,李密开始迷惑了。李密正在一步一步地走进李渊布下的迷阵。

稠桑的前方就是桃林县,再往前就出了关中的地界,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李渊招李密独自回去?李渊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答案是:让你看见造反的希望,但是你的一切还都在我的掌控中。

桃林是个很关键的位置,在这个地方召回李密,李密如果想反叛,自然是信心百倍,因为往前一步,就出了关中地界,只要出了关中,李密就成了龙归大海。

但是,桃林距离熊州很近,李密如果白天造反,熊州的守军晚上就会到达桃林,也就是说,李密还在李渊的手掌心里。

李密当机立断,反了!李密的心中,对自己始终是充满信心的,他坚信这一次只要走出关中,自己还是那个威震四方的瓦岗之主。

事实上,李密还有第三次机会,这个机会不是李渊给他的,而是部将贾闰甫给他的。这个机会是考验李密的性格。

李密造反的决定,遭到了贾闰甫的强烈反对。

“主公啊!你现在不再是从前的瓦岗之主了,当初你杀了翟让,人人在背后都说你忘恩负义,即使你现在出了关中,也没有人会真心和你合作的,他们会担心自己和翟让的下场一样,主公你要三思啊!”贾闰甫说完,泪流满面。说句心里话,李密到了这个份上,还能有王伯当和贾闰甫这样的铁杆跟随他,我很是羡慕他。在这个世界上,当你落难的时候,还能够始终如一地对待你的人,似乎已经不多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在患难之中得来的那份交情。如果有一天,你飞黄腾达了,请你千万不要忘记当初的患难之交,因为他们曾经给予你坚强的勇气,所以才让你走到了今天。

可惜的是,李密现在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也许是在长安的生活使他备受压抑,也许是贾闰甫的话刺痛了他那颗易碎的心,总之一句话,李密完全听不进去。不仅听不进去,李密认为贾闰甫已经背叛了他,居然要拔刀杀了他,幸亏王伯当反应的快,及时按住了李密。

就此告别吧,曾经的友谊,如今已经支离破碎,还等什么呢?快步离开要紧!就这样,贾闰甫逃到了熊州,他将李密反叛的消息告诉了熊州守将史万宝。

李密就这样错过了第三次活命的机会,他终究没有逃出自身的局限。

十二月三十日清晨,当人们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氛围时,李密和王伯当带着几十名士兵冲进了桃林县衙,乘县官没有防备时,突然发动袭击,端了整个县衙。至此,李密和唐朝彻底决裂。

李密占领桃林县后,派人给旧将尹州刺史张善相,要他派兵接应。同时,李密为了防止李渊援军的到来,到处散布准备进军洛州的谣言,从而迷惑李渊。

但是,他的计划,终究没能瞒住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盛彦师。盛彦师当时是熊州守将史万宝的副将。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逆向思维+贼大胆。

熊州距离李密最近,理所当然地应该去平叛,可是当史万宝知道李密反叛的消息后,这个熊州守将在第一时间表现出了十足的熊样。

他嘬着牙花对盛彦师说:“李密是个厉害角色,又有王伯当辅助,现在决定反叛了,而且手下的将士都迫切地想回到东部,咱们如果没有个平叛的万全之策,就不能草率地行事啊!”这些话,纯粹是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还好,他手下有盛彦师这么个贼大胆。

“李密算什么?他要是厉害角色,还能投降皇上?请将军给我几千人,我一定能把李密的人头带回来。”

听完盛彦师的话,史万宝觉得很好笑。盛彦师你是不是今天吃了大力丸啊?

“哦?盛将军你可有良策?”史万宝问道。

别说空话,到时打了败仗,我还得给你去擦屁股。说具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