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兴汉会第四章兴汉会(第13/14页)

[41]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第74页。

[42] 东亚同文会编:《对支回顾录》下卷,第383页。此事应在明治32年,该书误植为明治33年。或据以断定1900年5月毕永年在上海活动,误。

[43] 谭嗣同:《上欧阳中鹄》之20,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册,第473—474页。

[44] 宫崎滔天著,佚名初译,林启彦改译、注释:《三十三年之梦》,第169—170页。

[45] 孔祥吉:《晚清佚闻丛考——以戊戌维新为中心》,第8—9页。

[46] 民表:《林锡圭传》,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231页。

[47]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一,第60—64页。

[48] 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上编,第65—69页。

[49] 《梁启超与犬养毅笔谈》,汤志钧:《乘桴新获》,第406页。

[50]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7页。

[51] 胡珠生:《宋恕日记摘要笺证》,《中国哲学》第11辑。

[52] 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一,第290页。

[53] 彭国兴、刘晴波编:《秦力山集》,第158页。

[54] 中村义:《白岩龙平日记》,第322页。

[55] 汤志钧:《乘桴新获》,第200页。

[56] 中村义:《白岩龙平日记》,第324—380页。

[57]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11页。关于此事,中村义教授疑田野的指责有误(中村义:《白岩龙平日记》,第106页),杨天石教授则认为白岩等人的态度是宗方小太郎态度的反映(《唐才常佚札与维新党人的湖南起义计划》,《历史档案》1988年第3期),均无确证,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58] 唐才质:《唐才常烈士年谱》,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第274页。

[59]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11页。

[60] 同上书,第10页。

[61] 民表:《毕永年传》,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230页。

[62]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9页。

[63] 《林圭致孙中山代表容星桥书》,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322页。一些论著根据吴良愧《自立会追忆记》,称容闳为孙中山代表,显系与容開(星桥)相混淆。孙中山以容闳为外交代表,在自立军失败之后。

[64]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7页。

[65] 《宋恕日记》1900年1月9日,1899年12月30日宋恕致孙仲恺书,《中国哲学》第11辑。

[66]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20页。

[67]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第274页。邱菽园赠款给唐才常,沪上人所共知,唐也以此自傲。夏曾佑曾对汪康年说:“唐近事可怪可笑甚矣!其他不足惜,所可惜者,此三万块头耳。”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二,第1372页。

[68] 《诡谋直纪》所引梁启超语,汤志钧:《乘桴新获》,第27页。

[69]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7页。

[70] 《中国哲学》第11辑。

[71]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20—21页。

[72] 杨天石:《毕永年生平事迹钩沉》,《民国档案》1991年第3期。

[73] 宫崎龙介、小野川秀美编:《宫崎滔天全集》第2卷,第560—561页。

[74]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第76页。

[75] 《林圭致孙中山代表容星桥书》,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322页。

[76] 民表:《毕永年传》,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230页。

[77] 彭国兴、刘晴波编:《秦力山集》,第69—70页。

[78] 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一,第91页。

[79]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第76页。

[80] 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三,第3013页。

[81] 同上书,第3015—3016页。

[82] 见《井上雅二日记》,汤志钧:《乘桴新获》,第360页;1900年6月22日《夏曾佑来书》,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二,第1363—1364页。

[83] 杨天石:《毕永年生平事迹钩沉》,《民国档案》1991年第3期。服部二郎,陈少白日文名。

[84] 民表:《毕永年传》,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230页。

[85]  《毕烈士追悼会记》,《民立报》1913年1月7日。

[86]  《广东惠州乱事记》,《中国旬报》第27册,1900年10月27日。

[87] 《井上雅二日记》明治33年8月22日,汤志钧:《乘桴新获》,第3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