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决定天国存亡的北伐与西征(第8/9页)

石达开虽然在我们眼里是一个军事家,其实这个人还是有政治头脑的。他到了安庆后,将安庆发展成一个基地,而不仅仅是军事重镇。他甚至冒着极大的风险废除了洪秀全的一些弊政,比如,他不没收所有居民的财产,也不强迫所有人加入太平天国,他规定,居民只要正常工作正常缴税就可以了。石达开还派遣士兵兴修水利,深得百姓的爱戴。如果太平军都像石达开这么搞,天下没理由不是天国的。

石达开虽然干得不错,但我们不禁替他捏了一把汗,他的行为实在有山头倾向,说不定某天就惹火烧身。

石达开很快就在安徽江西一带站稳脚跟,而且石达开还抢到了清军的十六万石的粮食,真是丰收之年。咸丰看到安徽很快就要落入太平军手中,罢免了原巡抚,改任江忠源为安徽巡抚,此时奉命剿匪的周天爵病死安徽,安徽清军阵脚大乱。

两湖的西征军轻松攻取九江,韦俊让林启荣镇守九江,自己率主力进攻湖北,在黄州遇上湖北巡抚张亮基。江忠源前往湖北支援江忠源,要说这江忠源,一生够倒霉。他为清廷立功最大,但吃力不讨好,这就是会做事不会做人的下场。保卫南昌一战,江忠源的楚勇立功最大,但清廷却没有任何赏赐,没有赏赐倒也罢了,偏偏正常的粮饷都不能及时运到。许多楚勇纷纷扔下兵器,跑回家里。江忠源手中的兵相当少,但是牌子依然响亮,听说他带着一两千人来到湖北后,张亮基立时信心大增。

尽管能带来很大的品牌效应,但江忠源的气数已尽。他的楚勇早已走散大半,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在渡江的时候,江忠源的支援部队全部被石祥祯歼灭,江忠源仅以身逃。

楚勇被灭,张亮基如遭雷轰,他知道完蛋了。果然,西征军攻城略地,击杀清军将领,大量乡勇投降。田家镇、蕲州、黄州先后失守,西征军稍事休息,又攻克汉口、汉阳。武汉彻底暴露在西征军的炮火之下。

坐镇武汉的是湖广总督吴文熔,此时吴文熔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求救,可惜无人救援。这时候,西征军主力收到杨秀清的一封急信,让他们尽快去安徽庐州参加会战。

庐州也是一块战略要地,这里城防很坚固。曾天养带领万人与胡以晃在庐州外会师,此时江忠源也带着一千多人赶到安徽。在六安时,江忠源淋雨,患了重感冒。病中,江忠源听说太平军攻陷了舒城,侍郎吕贤基自杀,幕僚李鸿章逃走。在跟曾国藩混之前,李鸿章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人,反而是个生活拖沓自由散漫的人。

庐州只有两千守兵,知府胡元炜四处散发求援信,但现在大家都学乖了,谁也不去救,都怕搭上自己的性命。无奈之下,胡元炜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江忠源身上,他怕江忠源不来,故意说庐州城内粮草充足,团练很多,守兵过万,江忠源如果来了一定如虎添翼。

江忠源信以为真,心想庐州确实是块战略要地,粮草和兵马肯定不会少的。于是,留下一半兵马守六安,自己带着几百乡勇和新招募的两千乡勇赶往庐州。

到了庐州后,江忠源才知道胡元炜完全是忽悠自己,庐州城内兵少粮乏。江忠源自诩名将,到了这步田地也只能死守了。江忠源动员全城百姓,凡男丁一律上城楼。咸丰也知道庐州的情况,紧急下令两湖总督吴文熔前往庐州支援。其实,吴文熔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里分得了身去救别人。

正在湖南训练团练的曾国藩答应派兵支援,不过箭在弦上,他又忽然改变主意,拒不发兵。尽管形势非常不利,但江忠源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深信只要自己在这里,庐州城就一定能保住。

胡以晃带着几万大军连夜攻城,从东南西北四面发动进攻。江忠源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与太平军激战两昼夜,终于击退太平军。第二天大雾,胡以晃准备再次进攻,假装攻东门,实际主力攻北门。江忠源一眼识破他的计策,在付出五百人的伤亡后击退太平军。

胡以晃围困了庐州一个多月,双方打打杀杀不少,都不能一战击败对手。不久,陕甘总督舒兴阿率领万人来支援,太平军前去阻击,两军蜻蜓点水地打了一仗,舒兴阿就下令撤退,然后待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远距离观望。

咸丰三年(1853年)十二月十六日,胡以晃炸开了小东门和小西门,带兵冲入城内。胡元炜自知大势已去,居然跪地迎接胡以晃,愿为胡以晃引路灭掉江忠源。胡元炜这么做很不地道,其实,自从他诱骗江忠源入城,老江就天天骂他,见一次骂一次,还扬言等战事结束杀了他。胡元炜非常害怕,他老早就听说江忠源有“江屠夫”的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