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武皇帝与后主(第5/7页)

后主道:“突厥!”

大家面面相觑,为什么是突厥?为什么是天寒地冻的野蛮人的地方?我们还有河北,河北不比草原强么。

大家散了,有人回晋阳,有人回老家,有人投降,有人去邺城,就是没有人去突厥。

后主高纬漠然感受着一个又一个人离他远去,他不害怕。走吧,走吧,都走吧。高纬看到了穆提婆:“你也走吗?”

穆提婆冷笑道:“当然走。不走,等死呀!”

高纬惊讶道:“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何曾辜负过你!”

穆提婆道:“到了这个份上说什么好朋友,我又不傻,跟着你能快活吗!我要去一个能够让我继续享受快乐人生的地方。”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领军将军梅胜郎拽住皇帝的马缰:“回国都吧,陛下,我大齐尚有千里土地,上千万人口,足以一战。陛下受穆提婆小人所误杀害忠良,正可诛杀穆提婆母子以谢天下。”

短短十几天无数人背叛自己,包括最信任的朋友,这个世界还能相信谁。后主高纬垂头丧气回到邺城,陆令萱听说儿子叛逃,自杀谢罪。陆令萱母子家眷尽数诛杀。一切都晚了,人心散了。

北周军包围晋阳,乌云压城。晋阳将士们请高延宗称帝,我们需要一个皇帝,一个勇敢的皇帝,一个带领大家抗击敌人的皇帝。

面对期望的眼神,高延宗大吼一声“好!”他要撑起高齐皇族的脊梁。

高延宗将晋阳宫中的财物和美女分发给将士们。随后召集军队做最后一次战前动员,挨个握士兵们的手,痛哭流涕,声泪俱下:“高延宗拜托你啦!”

后主高纬听说高延宗称帝,愤然说了一句皇帝的名言:“我宁使周得并州,不欲安德王得之。”宁与外寇,不与家贼,这是帝制的悲哀。

面对四面合围的周军,高延宗没有一味死守,分三路出击周军。大胖子高延宗挥舞长矛来往督战,所向无前。然而,从东门出击的北齐军将领段畅、阿干子却率一千名骑兵投降周军。周武帝宇文邕大喜,亲率人马黄昏时分杀入东门,双方进行激烈的巷战,连晋阳城的小孩和女人也登上屋顶投掷石块。

高延宗从南门方向由城外赶来增援,杀入东门,与城内北齐军夹击进入城中的北周军。入城周军大乱,争相往城门跑,几乎全军覆没。宇文邕更惨,身边人越打越少,简直走投无路。

幸运青睐勇敢者。宇文邕的两名护卫一人手拽马缰前面走,一人挥鞭抽打马屁股后面推,北齐降将引路,剩余亲兵杀出一条血路。周武帝宇文邕等人艰难穿过死亡区,从死神手里逃出来。两三千人马只剩孤零零相对的四个人,猛抬头,漫天群星,天已四更。

北齐军全歼入城周军,高延宗反复从死人堆里搜寻宇文邕的尸体。北齐士兵不认识宇文邕,但他们知道周朝皇帝留着一部漂亮的长须。很遗憾,死人不少,却无美髯公。高延宗仰天长叹,命也!

宇文邕活下来,北齐王朝的星运再次黯淡。这一仗杀得宇文邕心惊胆寒,平阳战后宇文邕拒绝将领们班师的豪气不再。那天他曾对众将说:“你们不去,我独自灭齐。”此时,宇文邕主动要求撤军。他想撤,将领们却不同意。形势不同了,平阳大捷后班师叫凯旋,现在班师叫做逃跑,逃跑要被追击的。宇文邕拿不定主意,关键时刻北齐叛将段畅站出来,一句话坚定宇文邕动摇的心:“晋阳无兵。”

高延宗虚张声势出城迎战,其实城中没有多少军队。晋阳是座大城市,没有兵靠什么守城,势必顾此失彼。宇文邕勒住马,昔年曹操兵败濮阳,烧伤左手,几乎丧命也未撤退,自己不过一时大意轻敌败了一阵岂可丧气。

号角长鸣,周军各支部队纷纷向皇帝靠拢。北周毕竟军队多,士气重新恢复。

晓雾蒙蒙,朝阳未升。宇文邕下令再次进攻,仍然选择晋阳东门。此番攻城异常顺利,北周军蜂拥登城,打了北齐军一个措手不及。昨夜大胜,累得半死的北齐士兵们都去吃烧烤喝酒啦,个个喝得大醉,谁也想不到两个时辰后敌军会卷土重来。

高延宗滴酒未沾唇,一个人清醒没有用,好汉不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高延宗杀得筋疲力尽,手脚发软,被周军擒获。高延宗终于看到那部漂亮的胡须,不是长在死人身上,而是活生生的人。美髯公翻身下马,紧紧握住高延宗的手。高延宗收回手,面如死灰:“死人之手何敢握天子手。”宇文邕再次抓住高延宗的手:“两国天子并无恩怨,都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你不必害怕,我不会杀你。”

宇文邕的精明之处在于他的宽容,他向北齐国各地及各部队的长官发布诏令:“无论邹鲁缙绅,幽并骑士,只要认清形势放下武器投诚,一律加官晋爵。”宇文邕说到做到,像穆提婆这般小人孤身投降也被周武帝封为柱国、刺史。河北坞堡的汉人豪强纷纷考虑投降,北齐瓦解只在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