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明月照铁面(第4/11页)

高俨拿到皇帝亲笔签名的处决令,交给禁军总管库狄伏连。有皇帝的签名不由库狄伏连不信,和士开人头落地。这一幕戏原本结束了,谁知高俨的部下企图借机拥立高俨为帝,强迫高俨逼宫。高俨虽然做事果断,毕竟年少,只有14岁,受部下鼓动,率三千军队以清君侧名义屯兵宫门。高俨想进宫,部将刘辟强害怕兵力不足,不让高俨进,献计诱骗和士开的同党陆令萱母子出宫。

兵变惊动诸王,没事儿画鹰玩的高孝衍和做猪肉大粪丸的高延宗也来看热闹,兰陵王高长恭没有来。高延宗见大家都站在宫门外,便问:“怎么不进去!”刘辟强回道:“兵少。”高延宗环顾周围的军队一龇牙:“孝昭皇帝昔日杀杨愔,只有八十人,今有数千甲兵,少在哪里?”

高俨等人害怕,后主高纬更害怕,入后宫见胡太后哭道:“有缘,复见家家;无缘,永别。”

机会不等人,犹豫丧失良机,邙山大战侥幸逃得一条性命的斛律明月来了。邙山会战,高长恭的中军和段韶的左军所向披靡,斛律明月的右军被周军冲散,周将王雄舞矛纵马追赶斛律明月。斛律光身边只有一个小奴,箭壶内唯有一支箭。两人追了个马头接马尾,王雄大意了,自恃勇猛,不用矛去刺,想生擒活捉这位北齐名将。不想斛律明月回身弯弓一箭。斛律明月号称落雕都督,一丈左右的距离岂有射不准的道理。长箭正中王雄额头,王雄抱马回营死掉了。大意失掉的不仅仅是荆州,还有自个的性命。

斛律明月接到两家的邀请,后主请他,琅琊王也请他。斛律明月讨厌和士开,听到和士开死讯时拍手大笑道:“龙子所为,不同凡人。”帮谁?自然帮皇帝,同情高俨也不能帮,因为后主是他的女婿,而高俨和汉人走得比较近,冯子琮、刘辟强等人均是汉人。

斛律明月进宫见到皇帝安慰道:“小儿辈弄兵,交手即乱,只要陛下出马,自然都散了。”

后主高纬和斛律光率四百禁军出宫,双方隔桥对峙。后主高纬桥上一声喊,高俨那帮人果然散去一半。斛律明月孤身一人过桥抓住高俨的手道:“天子的弟弟杀一个人,有何可怕。”强行拉高俨过桥请罪。气急败坏的高纬用刀环猛敲高俨的脑袋,打得头破血流。斛律明月劝道:“琅琊王年少,肠肥脑满,行为轻率,长大就好了,陛下饶了他吧。”

一场闹剧收场,冯子琮等人被杀。纵有胡太后悉心保护,高俨最终还是遇害。令高纬痛下决心杀死亲弟弟的人不是絮絮叨叨的陆令萱,而是祖珽。祖珽只说了一句话:“周公诛管叔。”连周公那样的大圣人都杀弟弟,何况您呢。

斛律明月应该后悔帮助女婿,事过一年,后主高纬诛杀了斛律明月一门老小,此事幕后黑手依然是祖珽。

和士开这种人其实并不可怕,他无非追逐权力,得饶人处且饶人,能不结怨就不结。祖珽不然,他有远大理想。有远大理想的人最可怕,比如希特勒,自认为理想正确,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择手段,非但不认为伤人可耻,反而认为那是上天的使命。

和士开死了,谁来保驾护航,高纬认为只有祖珽。没有祖珽,高纬不可能在父亲活着的时候当上皇帝。更重要的一条,祖珽双目失明,一个瞎子不会有篡位的野心。高纬看低了曾经的小偷、贪污犯,祖珽渴望流芳青史,在历史上留下浓浓一笔。

年青时代祖珽的座右铭为“丈夫一生不负身。”当人生色彩离他远去,看不清世界的祖珽想法改变。欲想流芳青史,唯有做那个时代轰轰烈烈的大事,有什么比使北齐国重新走上汉化道路更伟大的事业。出身汉人豪家,渴望一举扭转劣迹昭彰人生的祖珽开始最后一搏。

祖珽继承和士开的官职,侍中虽有权但不能独揽,祖珽将赌注押在陆令萱身上,如何让陆令萱亲近自己呢?正当祖珽绞尽脑汁,胡太后的一段丑闻给祖珽创造机会。

胡太后有一大毛病,好色,否则不会勾引和士开。魏晋南北朝时代,世俗以纵欲为尚,人情以放荡为快。上流社会流行物品五石散就是一种春药。高殷皇帝曾经问大臣许散愁有何过人之处?许散愁说:“散愁自少以来,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不玩男童、不搞少女就是优秀品德,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胡太后不是寻常好色,好得厉害。《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有句名言“养遍街日遍巷。”正好拿来形容胡太后。除与和士开等贵族私通之外,胡太后包养和尚,不是养一个,而是养一群。和尚不方便出入后宫,胡太后把和尚装扮成尼姑。

如果后主高纬不好色也就罢了,胡太后的马脚永远不会露。可惜高纬好色,男尼姑长得太漂亮,高纬忍不住去调戏,往下一摸,好像是人妖,再往上一摸,原来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