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瞧这一家子(第3/8页)

不管怎么说,萧绎和萧续有怨。有怨归有怨,毕竟是兄弟。人死为大。人们须时刻铭记,丧钟为已鸣。齐国人笑看秦灭五国时孰不知已为亡国之人,英法出卖捷克时孰不知败局已定,苏联人笑看巴黎沦陷时孰不知自己将付出二千六百万条生命,希特勒占领欧洲时孰不知为日耳曼民族带来最大的灾难。

孔子大师讲孝弟、博爱,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极其孤单,若想做成事业必须有他人的帮助。赢得财富的途径就是让更多的人自愿地为你工作。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心甘情愿对你好呢?首先你要对他人好。吴起为士兵吸脓即希望士兵奋勇杀敌。一个只懂得算计别人的人,即使满腹才华、聪明睿智、高贵尊荣,最后都会被他人抛弃。这是萧绎留给我们的教训,他的故事刚刚开始。

世上的父母多钟爱最小的孩子,生性豪爽的蒙古人由排行最小的儿子继承财产,称为“守灶者”。老幺武陵王萧纪深受萧衍宠爱。扬州辖京都建康。兄弟们中间萧纪第一个任职扬州,萧衍亲赐四字送行:“清、廉、慎、勤。”

可惜萧纪的表现令老皇帝担忧。儿子们成年之后,萧衍重新划分他们的势力范围,萧纪担任益州刺史。益州地偏路远,萧纪哭闹不去。萧衍叹息着说出心里话:“天下方乱,唯益州可以免祸,多多努力,好自为之。”萧纪出镇益州在梁武帝大同三年,北方双雄高欢和宇文泰激战正酣。梁朝未参与北方的战争,但是,北方政局连年动荡不可能不波及江南。

萧衍对前途充满忧虑,看不透后世和未来。宋、齐两朝骨肉残杀,四川由于地处千里之外的西陲,一观二望,反应不及。反应不及,往往救了坐镇蜀地的龙子龙孙的命。萧衍把最心爱的儿子封到蜀地,希望他远离京都,远离是非之地。舐犊情深,萧衍对远行的萧纪道:“你经常说我老了,我还想活到你从益州回来的那一天。”

萧纪辜负老父亲一片心意,侯景乱后非但不肯明哲保身,不远万里去建康争位,父子一门尽被萧绎杀害。

除去萧衍的四个儿子,孙子岳阳王萧詧对帝位耿耿于怀。萧詧只是昭明太子萧统的第三子。萧统死后,萧统一系失去继承帝位的权力。大哥萧欢和二哥萧誉倒未表示出强烈的不满,萧詧痛哭流泣,一连几天不吃饭。不满埋在心里,时间不会遗忘巨大的痛苦。

大有萧衍当年风范的侄子萧范对皇位抱有非分之想,早已引起萧衍的注意,属于重点提防人物,只是萧衍疏漏了一个不该疏漏的人。

乱伦的准太子

从某种程度上说来,萧正德算萧衍半个儿子。萧衍早年无子。不是萧衍不能生育,而是妻子郗徽只会生女孩,一连生了三千金。郗徽出自名门望族高平郗氏,母亲是公主。南北朝讲究门当户对,她嫁给萧衍算下嫁。萧衍在家里无地位,不敢纳妾,直到担任地方大员雍州刺史才偷偷摸摸娶汉水边洗衣服的女孩丁令光。萧衍登基称帝时郗徽去世,难怪萧衍见到萧宝卷的美女们挪不动腿,欲望的弹簧压抑过紧。

没有儿子之前,萧衍从六弟萧宏那里过继一个儿子抚养,就是萧正德。萧正德给萧衍当了四、五年儿子。后来,丁令光生出男孩,萧衍将萧正德送回家。这样一来一往,萧正德深受打击。寻常人家倒也罢了,这可是太子之位,一国的财富呀。好比中一份亿万元的大彩票,等领钱的时候人家告诉你,号码公布错,什么心情啊。

萧正德越想越气,一怒之下跑到北方去,留下一首诗《咏竹火笼》道出此时的心情:“桢干屈曲尽,兰麝氛氲销,欲知怀炭日,正是履冰朝。”竹火笼即一种内置瓦器蓄火、可供燃香的竹编香笼,功用相当于现在的暖手宝、热水袋之类的东西。有大有小,做工精致,用来温被、暖袖、熏衣等等。萧正德的诗喻义明了,竹火笼用于寒冷的季节,如同当初你萧衍没有儿子过继我。现在呢,有儿子啦,我失去作用,就像垃圾般任意抛弃。

萧正德自称废太子,在北方过得更不如意,受到北魏国的两位驸马萧宝夤和萧综的排挤。他没有萧宝夤和萧综那般感人泪下的故事,魏人听不到传奇,不予重视。两相对比,还是江南好,萧正德逃回梁朝。萧衍不追究,一边流泪,一边规劝。萧正德破罐破摔,与几个贵族子弟干起拦路抢劫的勾当。杀人越货,抢人妻女,无恶不作。他不缺钱,缺得是那份刺激,那份快感和郁闷的发泄。萧正德混上江南四大恶少的名头。不久,那三个恶贯满盈的贵族子弟纷纷正法,因萧正德做过几年萧衍的儿子照旧逍遥法外。萧正德做得最过分的事莫过于兄妹乱伦。当然,那个时代这种事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