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玉壁绝唱(第2/7页)

秘书一定要赔的。司马子如推荐魏收,此人日后出过一本有名的书《魏书》。魏收的才华高于孙搴,高欢不满意,因为魏收大嘴巴,嘴巴不牢,乱说话。高层研究的事情没等传达下去,第二天满世界人都知道。高季式推荐陈元康,业务专,嘴巴紧。

陈元康记忆力好,过目不忘,黑夜里不用点灯能写文章。高欢出兵打仗做战前动员,骑马在前,陈元康在后。高欢滔滔不绝讲了九十多条军规号令,事后陈元康掰着手指头一条一条数下来,一条不漏。高欢进山剿匪,时逢大雪,雪深数尺,天寒地冻。高欢令人举起毡布挡雪,陈元康毡下书写军书,挥毫泼墨,飒飒运笔,顷刻间数张纸的文章写完,毛笔未冻。高欢吃惊盯着陈元康对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伟大的赞美之词:“比孔子怎么样?”

更难能可贵的是陈元康从不乱说话,嘴巴紧。又专又紧是做秘书的基本素质。秘书还有一门学问,一门拿不上台面但必须研究的学问,与领导的家人搞好关系。打仗讲究“以正合,出奇胜。”做秘书也是一样,业务专,嘴巴牢是正面迎敌,与领导家人处好关系是侧面迂回。因为秘书有一般官员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整天和领导相处,免不了和家属打交道。陈元康非常喜欢高欢长子高澄,两人关系特别好。高欢恪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教育儿子非打即骂。长子高澄挨了高欢无数记老拳。

高欢有个大缺点,性情急暴,等不及好发火,喜欢动手。高欢清楚自己的坏毛病,尽量克制。喝酒之后本性流露,克制不住。为此,高欢把酒戒掉,无论何种场合饮酒从来不超过三杯。高欢喝过大酒的人,年青时代在怀朔和一帮子兄弟们整天喝酒游猎。戒酒不是件易事,高欢说戒就戒。工作中高欢能忍住气,很少发火,唯一一次发怒,把大将彭乐揍了一顿,差点杀掉,因为彭乐私自放走宇文泰。回到家里的高欢不再掩饰,儿子变成出气包,动

高欢打儿子,拳打脚踢,打得狠,骂得丑。有一次高欢把儿子揍一顿,气呼呼告诉陈元康。陈元康哭了,非常伤心,伏地痛哭,泪流满面,眼泪落到地上,劝道:“大王教训世子过分了。”高欢当时愣住,打儿子从来没有人劝阻,妻子娄昭君不敢,也习以为常。自个的儿子想怎么打就怎么打。高欢道:“我性子急,嗔阿惠,常如此。”陈元康哭道:“一次都过分,何况经常!”

阿惠是高欢长子高澄的小名,玉壁之战那年二十五岁。高欢打儿子的时节,高澄尚小,应该在十二岁之前。高澄自小聪明,生得英俊清朗,讨人喜欢。讨人喜欢的孩子很多,换成别人家的孩子,陈元康懒得管。感情是慢慢培养出来的,相处时间长自然有感情。陈元康把阿惠当成亲生孩子看待,求高欢的话发自内心。

自从陈元康哭着求情之后,高欢动手打孩子的习气收敛了许多,控制不住情绪照旧打。每次恶狠狠把可怜的阿惠揍一顿,扔下一句狠话:“记住,别把老子打你的事告诉元康!”

陈元康的心思没有白费,戏演得太投入就是真的,流露出来的关爱是真感情。高欢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曾经对人说过一句话:“元康用心诚实,必与我儿相抱死。”这句话实际透露出托孤的意思,把儿子托付给陈元康。令高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竟然成真,日后陈元康替高澄挡刀,死在一处。

陈元康并非完人,染有中国历史绝大多数官员的通病,贪污受贿,爱财如命,临死念念不忘家中的财产。高欢也给陈元康介绍了一位女朋友,范阳卢小姐。不能称小姐,应该叫夫人,前夫死了,是个寡妇。娶寡妇,大家可能觉得没劲。人不能太好面子,娶寡妇等于娶财产。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孩子有了,省去多少事。不过,孩子最好不带,毕竟孩子是自己的好。

陈元康是这么想的,在金钱主宰的社会里无所谓爱情不爱情,同样在门阀主宰的社会里一样无所谓爱情不爱情,爱情只是披在利益外面的一件漂亮的外衣罢了,遮掩住利益的丑陋。高欢后宫的寡妇可以组建一个加强排,陈元康有什么理由拒绝寡妇。非但不会拒绝,简直欣喜若狂。

高欢喜欢的人多出自寒门或平民,因为地位低下的人富有激情,充满攀登高峰的渴望,能把潜能发挥到极致,陈元康不例外,出身寒微。

北朝八大门阀“崔卢李郑,羊毕封高”,范阳卢氏,排名第二。娶卢氏家族的女人,等于娶财产,娶贵族族徽,娶社会地位。陈元康立即回家休妻,发妻算什么,良心算什么,发妻和良心比得上金钱么?南北朝上流社会的离婚率仅次于当今社会,因为当时讲究门当户对,高门士族的女人不可能做小妾。陈世美如果生在南北朝,不会受到社会太多的指责,相反人们会羡慕,会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