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白袍陈庆之(第8/12页)

荥阳破围

梁书载考城有北魏两万禁卫军,而魏书对于军队人数讳莫如深,一字不提,怕丢人。但是,各地发生的战事和人物若隐若现都写了。元晖业在考城;杨昱在荥阳;尔朱世隆在虎牢关;元天穆与费穆共同指挥了反击作战。

从孝庄帝元子攸那份讨葛荣的诏书,可以清楚看到北魏国军力分布。尔朱荣十万军队在邺城,主力回军山西,贺拔岳带领武川军讨伐幽州韩楼,尔朱兆带一支骑兵部队配合元天穆进兵山东;元天穆军再会合从洛阳赶来的费穆骑兵,实际兵力达到八万;诏书中宣扬的杨椿十万右军应为讨伐羊侃的于晖、高欢之军。穆绍所统领的八万后军自然就是留在洛阳的禁卫军。

为抵挡元颢来洛阳争位,禁军卫驻防考城和荥阳。梁书称元晖业所部两万;守荥阳的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的羽林军七万;尔朱世隆和王罴率一万骑兵增援虎牢。除去水分,梁书提供的军情与元子攸诏书大体吻合。只是王罴的一万骑兵由邓州、新野、南阳一带抽调而来。

荥阳之战,元天穆和于晖所部均参与反击,虽然于晖本人不在。由此可见,加上北魏江淮和河南一带的地方部队,陈庆之面对的敌军总兵力在三十万人左右。可惜,三十万魏军各自为战,为陈庆之创造神话提供条件。

北军优势在于野战,南军优势在于攻城。屯驻考城的元晖业举动令人奇怪,不主动出击,依托四面环水的地形消极防御。

梁军进攻考城异乎寻常的顺利,浮水筑垒,攻陷其城,生擒元晖业,获得魏军大量的粮食辎重,租车7800辆,几乎未损失一兵一卒。

即使魏军不到两万,但一万多精锐羽林足以出城一战,那时鲜卑武人未完全堕落,仍保留塞上民族的血性。很显然,元晖业主动放弃抵抗。

元晖业属于标准的汉化鲜卑皇族。高欢长子高澄当政时有取代元魏的意图,他做诗宣泄郁闷心情:“昔居王道泰,济济富群英;今逢世路阻,狐兔郁纵横。”高澄问他喜欢读什么书,元晖业回答道:“数寻伊霍之《传》,不读曹马之书。”只看伊尹、霍光的传记,从来不读曹操和司马懿的书。

由此可见,元晖业汉化程度之深。元子攸和元颢分别代表北魏国两种政治路线,不难想象他倾向于哪一方。他也是后来谋杀尔朱荣的参与者。

鲜卑汉化贵族与汉人豪强与元颢通谋从元颢的一句话中可以证明。荥阳守将杨昱被俘后,元颢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杨昱,卿今死甘心否?卿自负我,非我负卿也。”杨昱出自弘农杨氏,乃汉家门阀望族,两人曾经并肩作战有过交情,故而元颢出此一言。元颢意思清楚明白,我为你们汉人做事,而你却辜负我啊。

正因为杨家系汉人豪强,元颢百般不肯杀害杨昱。而荥阳之战是陈庆之北伐最惊心动魄、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战,亦是决定成败的一战。

梁国、考城之战结束后,河南诸城几乎传檄而定,就连河南重镇大梁也是望风而降。杨昱固守荥阳,陈庆之的闪击战失去作用,攻城未拔,白袍队遇到第一次挫折。更为致命的是,北魏援军风驰电掣般即将赶到。

荥阳城下,陈庆之做了一篇精彩的战前动员演说:“吾至此以来,屠城略地,实为不少;君等杀人父兄,略人子女,又为无算。天穆之众,并是仇雠。我等才有七千,虏众三十余万,今日之事,义不图存。吾以虏骑不可争力平原,及未尽至前,须平其城垒,诸君无假狐疑,自贻屠脍。”

如果把陈庆之的演说用现代语言翻译过来,足以选入世界名人演说录,“我自家乡来到这里,征服了无数土地,屠灭了不少城池。我的战士们,你们杀人家的父亲兄长,抢人家的妻子儿女,数之不尽。元天穆的骑兵马上要到了,我们是他们的仇人。我们只有七千人,敌人有三十万,他们根本不会让我们活下去。敌人是骑兵部队,我们在平原交战只有死路一条。在他们到来之前,你们必须打下荥阳,爬上那座高高的城墙。”

语言的威力就这么大,伟大的将军大多是天才的演说家,汉尼拔、拿破仑、希特勒、巴顿……勇气有时是被煽动起来的,梁军将士一鼓登城。元颢参与了荥阳攻防战,并在第一时间入城,安抚城中军民只能靠他。

因为攻城伤亡很大,陈庆之等将领请求诛杀守将杨昱:“陛下渡江三千里,无遗镞之费。昨日一朝杀伤五百余人,求乞杨昱以快意。”这段话很说明问题,正是由于元颢与河南各地守将通谋,陈庆之进展才如此顺利。元颢却不能杀杨昱,杨家属豪门望族,杨昱的父亲杨椿在洛阳手握兵权,哥哥的杨侃镇守北中城,负责洛阳外线防御。